|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11页 |
| 1 绪论 | 第11-29页 |
| ·前言 | 第11-12页 |
|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简介 | 第12-16页 |
| ·MFC 发展进程 | 第12-13页 |
| ·MFC 产电原理 | 第13页 |
| ·MFC 分类 | 第13-16页 |
| ·MFC 特点及其应用前景 | 第16页 |
| ·影响MFC 性能的主要因素 | 第16-19页 |
| ·活化损失 | 第17页 |
| ·欧姆损失 | 第17-18页 |
| ·质量传递损失 | 第18-19页 |
| ·MFC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7页 |
| ·MFC 阳极侧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MFC 阴极侧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7页 |
|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 第27-29页 |
| ·已有研究工作的不足 | 第27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28-29页 |
| 2 微生物燃料电池实验装置及方法 | 第29-41页 |
| ·引言 | 第29页 |
| ·MFC 的结构设计 | 第29-32页 |
| ·“H”型MFC 结构设计 | 第29-30页 |
| ·矩形式MFC 结构设计 | 第30-31页 |
| ·平板式MFC 结构设计 | 第31-32页 |
| ·MFC 各部件材料的选择及制备 | 第32-34页 |
| ·质子交换膜的选择及预处理 | 第32-33页 |
| ·电极材料的选择和电极的制备 | 第33-34页 |
| ·MFC 启动时电子受体的选择 | 第34页 |
| ·MFC 的组装及实验系统的搭建 | 第34-37页 |
| ·MFC 的组装及密封 | 第34-35页 |
| ·实验系统的搭建 | 第35-37页 |
| ·评价参数及测试方法 | 第37-40页 |
| ·电池电压与电极电势 | 第37页 |
| ·电流及电流密度 | 第37页 |
| ·输出功率及功率密度 | 第37-38页 |
| ·电池内阻 | 第38页 |
| ·极化曲线测试方法 | 第38-39页 |
| ·多碘离子浓度测试方法 | 第39-40页 |
| ·过硫酸钾浓度测试方法 | 第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3 过硫酸钾为电子受体的微生物燃料电池构建及性能特性 | 第41-55页 |
| ·引言 | 第41页 |
| ·过硫酸钾为电子受体的MFC 系统构建及启动特性 | 第41-44页 |
| ·MFC 系统构建 | 第41-42页 |
| ·MFC 的接种 | 第42-43页 |
| ·MFC 的启动 | 第43-44页 |
| ·不同阴极电子受体时MFC 性能的比较 | 第44-45页 |
| ·过硫酸钾为电子受体时MFC 的稳定性研究 | 第45-47页 |
| ·阴极侧pH 值变化趋势及其反应机理 | 第47-53页 |
| ·恒电阻放电时MFC 阴极电解质pH 值变化趋势 | 第47-49页 |
| ·过硫酸钾为电子受体的反应机理 | 第49-51页 |
| ·过硫酸钾溶液初始pH 值对MFC 性能的影响 | 第51-53页 |
| ·过硫酸钾初始浓度对MFC 性能的影响 | 第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4 自然光照条件下微生物燃料电池可再生阴极体系 | 第55-81页 |
| ·引言 | 第55-56页 |
| ·I_3~-为MFC 阴极电子受体的可行性 | 第56-58页 |
| ·I_3~-在碳纸表面的电化学特性 | 第56-57页 |
| ·I_3~-为电子受体时MFC 产电性能 | 第57-58页 |
| ·具有可再生阴极体系的MFC 系统构建 | 第58-59页 |
| ·自然光照下MFC 可再生阴极体系的实验研究 | 第59-62页 |
| ·操作参数对I_3~-的再生特性及MFC 性能的影响 | 第62-77页 |
| ·I_3~-浓度对MFC 性能的影响 | 第62-65页 |
| ·阴极电解质pH 值对MFC 性能的影响 | 第65-66页 |
| ·阴极电解质pH 值对I_3~-再生性能的影响 | 第66-69页 |
| ·KI 浓度对MFC 性能及I_3~-再生特性的影响 | 第69-72页 |
| ·氧气流量对MFC 性能及I_3~-再生特性的影响 | 第72-75页 |
| ·光照强度对MFC 性能及I_3~-再生特性的影响 | 第75-77页 |
| ·I_3~-为阴极电子受体时MFC 的稳定运行试验 | 第77-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 5 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功率强化 | 第81-95页 |
| ·引言 | 第81页 |
| ·启动方式对MFC 的功率强化 | 第81-85页 |
| ·MFC 的序批式启动 | 第81-82页 |
| ·矩形式MFC 的连续流启动 | 第82-83页 |
| ·启动方式对MFC 性能的影响 | 第83-85页 |
| ·阴极传质强化对MFC 功率的影响 | 第85-88页 |
| ·传质限制对MFC 性能的影响 | 第85-86页 |
| ·阴极侧电子受体供给方式和浓度对MFC 性能的影响 | 第86-88页 |
| ·MFC 结构型式对其性能的影响 | 第88-91页 |
| ·平板式MFC 性能分析 | 第88-90页 |
| ·不同结构型式的MFC 性能对比 | 第90-91页 |
| ·阴极电子受体对MFC 性能的影响 | 第91-93页 |
|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 6 结论及展望 | 第95-97页 |
| ·全文总结 | 第95-96页 |
| ·后继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96-97页 |
| 致谢 | 第97-99页 |
| 参考文献 | 第99-105页 |
| 附录 | 第105-106页 |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05页 |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05-106页 |
|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荣誉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