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宪精义》的宪政观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问题意识 | 第8-9页 |
·戴雪及其《英宪精义》 | 第9-11页 |
·戴雪其人 | 第9-10页 |
·《英宪精义》的时代背景及其影响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第11-13页 |
·国外的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国内的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本文的方法与架构 | 第13-15页 |
·本文的方法 | 第13页 |
·本文的架构 | 第13-15页 |
2 《英宪精义》的宪法观 | 第15-21页 |
·宪法学者的职责 | 第15-16页 |
·宪法与道德无涉 | 第16-17页 |
·宪法与宪典 | 第17-19页 |
·立基于法院的“宪法” | 第19-21页 |
3 《英宪精义》的议会观 | 第21-26页 |
·政治主权与法律主权 | 第21-22页 |
·巴力门主权的限制 | 第22-23页 |
·政党政治对巴力门主权的挑战 | 第23-26页 |
4 《英宪精义》的法治观 | 第26-35页 |
·戴雪法治观概述 | 第26页 |
·法治的第一层指意 | 第26-29页 |
·法律与自由 | 第27页 |
·对行政权力的警惕 | 第27-29页 |
·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 第29页 |
·法治的第二层指意 | 第29-33页 |
·平等权问题 | 第29-31页 |
·法治之法的标准 | 第31-32页 |
·司法中心主义 | 第32-33页 |
·法治的第三层指意 | 第33-35页 |
5 结论 | 第35-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