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8页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10-13页 |
一、现阶段资本市场融资体系改革趋势 | 第10-11页 |
二、现阶段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 第11-12页 |
三、现阶段发展中国投资银行理论的实际需要 | 第12页 |
四、借鉴发达区域经济体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经验 | 第12-13页 |
第二节 论文研究对象、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问题 | 第13-14页 |
二、投资银行业务的选定问题 | 第14页 |
三、研究方法问题 | 第14-15页 |
第三节 论文主要内容、观点与创新 | 第15-18页 |
一、论文的框架 | 第15-17页 |
二、本论文的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18-46页 |
第一节 相关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 | 第18-23页 |
一、传统金融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基本理论 | 第18-20页 |
二、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 第20-22页 |
三、其他融资与经济增长相关的理论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理论 | 第23-24页 |
一、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的概念 | 第23页 |
二、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理论关注的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第24-27页 |
一、区域金融理论概述 | 第24-25页 |
二、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25-27页 |
第四节 相关投资银行基本理论 | 第27-33页 |
一、投资银行的定义问题 | 第27-28页 |
二、投资银行定义在区位概念上的界定问题 | 第28页 |
三、投资银行的本质问题 | 第28-29页 |
四、投资银行的基本业务的界定问题 | 第29-30页 |
五、区域投资银行产生 | 第30-31页 |
六、对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 | 第31-33页 |
第五节 投资银行地位、作用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33-46页 |
一、投资银行的基本功能 | 第33-34页 |
二、投资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 第34-36页 |
三、区域投资银行在域内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 第36-37页 |
四、省域投资银行的主体与客体评述 | 第37-39页 |
五、投资银行业务与发展模式 | 第39-43页 |
六、投资银行与金融体系的关系 | 第43-46页 |
第三章 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 | 第46-53页 |
第一节 西方经济体投资银行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性分析 | 第46-47页 |
一、西方发达经济体投资银行与其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协同性关系 | 第46页 |
二、亚洲经济体投资银行与其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性 | 第46-47页 |
三、总体评述 | 第47页 |
第二节 投资银行发展状况概述 | 第47-48页 |
一、中国投资银行业产生进程 | 第47-48页 |
二、中国投资银行业发展进程 | 第48页 |
第三节 中国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 | 第48-53页 |
一、中国投资银行直接融资比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 第48-49页 |
二、中国投资银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 | 第49页 |
三、中国投资银行业企业债券发展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 第49-50页 |
四、投资银行总体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 | 第50页 |
五、现阶段中国投资银行业务创新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分析 | 第50-52页 |
六、投资银行业高级人才队伍缺失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广东省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协同性 | 第53-79页 |
第一节 广东省人文环境与经济发展历程概述 | 第53-54页 |
一、广东省域基本环境概述 | 第53页 |
二、广东省域经济发展进程概述 | 第53-54页 |
第二节 广东投资银行业发展的总体评述 | 第54-66页 |
一、起步阶段的广东投资银行业 | 第54页 |
二、发展中的广东投资银行业 | 第54-66页 |
第三节 广东省投资银行与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 | 第66-79页 |
一、广东投资银行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性综述 | 第66-68页 |
二、投资银行对广东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 | 第68-76页 |
三、投资银行业对广东经济发展的间接影响 | 第76-79页 |
第五章 吉林省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协同性 | 第79-99页 |
第一节 吉林省基本状况与经济发展历程概述 | 第79-82页 |
一、吉林省域基本情况概述 | 第79页 |
二、经济发展环境概述 | 第79-82页 |
第二节 吉林投资银行业发展的总体评述 | 第82-84页 |
一、起步阶段的吉林投资银行业 | 第82-83页 |
二、发展中的吉林投资银行业 | 第83-84页 |
三、现阶段吉林省投资银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 第84页 |
第三节 吉林省投资银行与经济发展相关性 | 第84-99页 |
一、投资银行与吉林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性关系总体概述 | 第84-85页 |
二、股票市场与吉林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关性关系 | 第85-94页 |
三、吉林期货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 | 第94-96页 |
四、吉林辖区证券公司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96-99页 |
第六章 吉林省与广东投资银行业比较研究 | 第99-108页 |
第一节 吉林省与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比较研究 | 第99-101页 |
一、吉林省与广东省宏观经济发展速度的比较 | 第99页 |
二、广东省与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特色的比较 | 第99-100页 |
三、广东省与吉林省区域产业发展特点的比较 | 第100-101页 |
第二节 广东与吉林股票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性关系比较 | 第101-104页 |
一、广东省域股票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 第101-102页 |
二、吉林省区域股票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性关系 | 第102-103页 |
三、吉林省与广东区域股票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性关系总结 | 第103-104页 |
第三节 广东与吉林基金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性关系比对 | 第104-108页 |
一、对省域投资基金发展与经济发展协同性问题的说明 | 第104页 |
二、广东省与吉林省投资基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比对 | 第104-107页 |
三、广东省与吉林省证券公司比对 | 第107-108页 |
第七章 吉林省与广东省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对策分析 | 第108-120页 |
第一节 现阶段吉林省实现投资银行业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分析 | 第108-111页 |
一、吉林省实现投资银行业务市场——股票市场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分析 | 第108-109页 |
二、吉林省实现投资银行业务市场——基金市场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分析 | 第109-111页 |
第二节 现阶段吉林省投资银行服务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 第111-114页 |
一、吉林投资银行业务市场的总体评价 | 第111页 |
二、进一步发挥投资银行服务吉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用的建议 | 第111-113页 |
三、吉林区域经济与投资银行业协同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113-114页 |
第三节 现阶段广东省实现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分析 | 第114-116页 |
一、广东省实现投资银行业务市场——股票市场与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分析 | 第114-115页 |
二、实现广东投资银行业务市场——基金市场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分析 | 第115-116页 |
第四节 投资银行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案例分析 | 第116-120页 |
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116页 |
二、模型的基础假设、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116-117页 |
三、对数据的密度拟合 | 第117-119页 |
四、几点结论及解析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4页 |
后记 | 第124-125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