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滋肾泄浊法治疗肝肾阴虚兼夹痰瘀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9页
前言第9-10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第10-19页
 1. 祖国医学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第10-13页
   ·中医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范畴的探讨第10页
   ·中医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因的认识第10-11页
   ·中医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机的认识第11-13页
 2. 现代医学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第13-19页
   ·现代医学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的认识第13-15页
   ·现代医学对脂质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认识第15页
   ·现代医学对血管及血循环细胞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第15-17页
   ·现代医学对CAS的防治第17页
   ·现代医学对CAS治疗的回顾和展望第17-19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19-29页
 1. 研究对象第19-20页
   ·病例来源第19页
   ·入选对象第19-20页
 2. 研究方法第20-23页
   ·病例采集第20页
   ·病例分组第20页
   ·临床治疗方案第20页
     ·方法及观察指标第20-22页
     ·安全性观测第22页
     ·不良反应观察第22页
     ·病例脱落和剔除第22页
     ·统计学分析计划第22-23页
 3. 一般资料分析第23-25页
   ·年龄分布第23页
   ·性别分布第23-24页
   ·治疗前两组病例主要并发症情况比较第24页
   ·治疗前两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第24页
   ·治疗前两组病例血脂异常情况比较第24-25页
   ·治疗前两组病例主要单项症状频次表第25页
 4.治疗效果第25-29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第25-26页
   ·治疗前后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比较第26页
   ·治疗后单项症状改善表第26-27页
   ·治疗后临床中的总疗效观察比较第27页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比较第27-28页
   ·治疗前后MDA、SOD、MMP-1改变第28页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观察第28-29页
第三部分 讨论第29-36页
 1.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则治法的探讨第29-30页
     ·痰瘀在颈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作用第29页
     ·肝肾两脏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第29页
     ·治则治法第29-30页
 2. 组方用药第30-32页
     ·方药分析第30-31页
   ·现代药理研究第31-32页
 3. 对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及分析第32-33页
 4. 对相关指标的影响及分析第33-36页
   ·血脉通二号颗粒能明显改善IMT,从而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第33页
   ·血脉通二号颗粒能明显改善血脂水平第33-34页
   ·血脉通二号颗粒能降低Lp(a)第34页
   ·血脉通二号颗粒可降低OX-LDL第34页
   ·血脉通二号颗粒能清除氧自由基,具有抗氧化作用第34-36页
第四部分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1页
附录第41-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反复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及补肺固表、调和营卫法治疗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中药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及预防性脑保护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