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国家统一思想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文献综述 | 第8-16页 |
一、中国共产党国家统一思想的科学内涵 | 第16-20页 |
(一) 国家统一 | 第16-17页 |
1、国家 | 第16-17页 |
2 、统一 | 第17页 |
(二) 中国共产党国家统一思想 | 第17-20页 |
1 、一纲四目 | 第17-18页 |
2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第18-19页 |
3 、国家统一思想 | 第19-20页 |
二、中国共产党国家统一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 | 第20-33页 |
(一) 初步形成阶段 | 第20-26页 |
1 、武力解放实现统一的时期 | 第20-21页 |
2 、和平解放促成统一的时期 | 第21-24页 |
3 、武力解放和和平解放交织的时期 | 第24-26页 |
(二) 基本形成阶段 | 第26-29页 |
1 、国家统一思想基本形成的第一个时期 | 第26-27页 |
2 、国家统一思想基本形成的第二个时期 | 第27-29页 |
(三) 丰富完善阶段 | 第29-33页 |
1、国家统一思想的丰富时期 | 第29-31页 |
2 、国家统一思想的完善时期 | 第31-33页 |
三、中国共产党国家统一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33-44页 |
(一) 统一的前提层面 | 第33-35页 |
1 、一个中国原则 | 第33-34页 |
2 、结束两岸敌对状态 | 第34-35页 |
(二) 统一的方式手段层面 | 第35-38页 |
1 、统一方式 | 第35-36页 |
2 、统一手段 | 第36-38页 |
(三) 统一后的制度安排层面 | 第38-40页 |
1 、统一后的政治制度安排 | 第38-39页 |
2 、统一后的经济文化社会制度安排 | 第39-40页 |
(四) 统一后的国内和国际关系层面 | 第40-44页 |
1 、统一后的国内关系 | 第41-42页 |
2 、统一后的国际关系 | 第42-44页 |
四、中国共产党国家统一思想的特点及其意义 | 第44-52页 |
(一) 中国共产党国家统一思想的特点 | 第44-48页 |
1 、连续性 | 第44-45页 |
2 、创新性 | 第45-46页 |
3 、务实性 | 第46-47页 |
4 、务虚性 | 第47-48页 |
(二) 中国共产党国家统一思想的意义 | 第48-52页 |
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 第48页 |
2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学说 | 第48-49页 |
3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发展 | 第49-50页 |
4 、开启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新途径 | 第50-51页 |
5 、促进了海峡两岸的交流和合作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