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 ·土壤水分时空异质性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土壤水分测定技术 | 第13页 |
| ·小结 | 第13-15页 |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5-19页 |
| ·六盘山地理位置 | 第15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15-17页 |
| ·地形地貌 | 第16页 |
| ·气象特征 | 第16-17页 |
| ·植被 | 第17页 |
| ·样线特征概况 | 第17-19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 ·调查和观测方法 | 第19-20页 |
| ·样线布设及调查 | 第19页 |
| ·土壤水分测定 | 第19页 |
|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 第19页 |
| ·气象特征 | 第19页 |
| ·植被调查 | 第19-20页 |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0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 4 三种典型植被类型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 第22-26页 |
| ·土壤含水率动态变化的总体规律 | 第22-23页 |
| ·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水动态的对比分析 | 第23-24页 |
| ·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水空间变异动态特征对比 | 第24-25页 |
| ·小结 | 第25-26页 |
| 5 地形因子对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的影响 | 第26-41页 |
| ·坡向对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的影响 | 第26-29页 |
| ·不同坡向下土壤含水率分布规律 | 第26-27页 |
| ·不同坡向下的土壤含水率空间变异性对比 | 第27页 |
| ·不同坡向下土壤水空间变异的时间动态特征对比 | 第27-28页 |
| ·不同坡向下土壤含水率的垂直变异特征对比 | 第28-29页 |
| ·坡位对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的影响 | 第29-36页 |
| ·土壤水分在不同坡位的分布及其空间变异特征 | 第29-31页 |
| ·不同坡位土壤水分随时间的动态变化 | 第31-33页 |
| ·不同坡位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异特征 | 第33-35页 |
| ·土壤水分在不同坡位的连续变化 | 第35-36页 |
| ·坡度对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的影响 | 第36-39页 |
| ·不同坡度下土壤含水量对比 | 第36-37页 |
| ·坡度对土壤水时间动态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坡度对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影响 | 第38-39页 |
| ·小结 | 第39-41页 |
| 6 气象因子(降水)对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的影响 | 第41-47页 |
| ·林内小气候特征 | 第41-42页 |
| ·不同植被下土壤水分与微环境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 第42-43页 |
| ·单次降水后土壤水分的变化 | 第43-45页 |
| ·降水前后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对比 | 第43-44页 |
| ·降水前后土壤水分在垂直方向的空间变异 | 第44-45页 |
| ·小结 | 第45-47页 |
| 7 土壤物理性质对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的影响 | 第47-56页 |
| ·研究方法 | 第47页 |
| ·土壤水文物理性质空间变异特征 | 第47-50页 |
|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物理性质对比 | 第47-48页 |
| ·土壤物理性质随土层深度的变化 | 第48-50页 |
| ·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水分有效性分析 | 第50-53页 |
| ·土壤物理性质对华北落叶松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影响 | 第53-54页 |
| ·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对土壤水平方向水分空间变异的影响 | 第53页 |
| ·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对土壤垂直方向水分空间变异的影响 | 第53-54页 |
| ·小结 | 第54-56页 |
| 8 环境因子对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的综合影响 | 第56-58页 |
| ·环境因子与土壤含水率的主成分分析 | 第56-57页 |
| ·小结 | 第57-58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58-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
| 后记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