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大豆论文

野大豆碱胁迫转录谱与基因组整合分析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1 引言第12-35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页
   ·文献综述第12-33页
     ·盐碱胁迫及植物耐盐碱机理第12-17页
     ·植物耐盐碱组学研究第17-21页
     ·基因转录谱数据挖掘方法第21-30页
     ·大豆和野大豆基因组测序进展第30-33页
   ·课题来源与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3-35页
     ·本研究课题的来源第33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3页
     ·本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第33-3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5-45页
   ·材料第35-36页
     ·植物材料第35页
     ·芯片材料第35页
     ·试剂及耗材第35页
     ·数据库第35页
     ·生物软件第35-36页
   ·方法第36-45页
     ·植物材料处理及芯片杂交第36-37页
     ·芯片杂交结果的realtime-PCR 验证第37-40页
     ·芯片杂交数据预处理第40-41页
     ·碱胁迫应答基因筛选第41-42页
     ·碱胁迫应答基因聚类分析第42页
     ·基因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第42-43页
     ·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第43页
     ·基因上游调控区分析第43-44页
     ·miRNA 及靶基因预测第44页
     ·基因调控网络构建及分析第44-4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5-93页
   ·野大豆碱胁迫基因转录谱构建第45-52页
     ·芯片质量以及杂交结果的可靠性分析第45-49页
     ·可靠探针组的获得第49页
     ·野大豆碱胁迫基因转录谱获得第49-50页
     ·野大豆碱胁迫基因转录谱数据库构建及网页编制第50-52页
   ·芯片杂交结果的realtime-PCR 验证第52-56页
     ·用于realtime-PCR 验证的基因及引物第52-53页
     ·realtime-PCR 标准曲线绘制第53-54页
     ·real-time PCR 扩增结果及与芯片结果一致性评价第54-56页
   ·野大豆碱胁迫应答基因获得第56-63页
     ·各时间点差异基因筛选第56-57页
     ·差异基因数量变化趋势第57-59页
     ·碱胁迫与其他非生物胁迫应答基因数量变化趋势对比第59-61页
     ·差异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第61-62页
     ·碱胁迫应答基因染色体定位第62-63页
   ·野大豆碱胁迫早期应答基因调控网络获得第63-69页
     ·碱胁迫早期应答基因的功能分析第63-66页
     ·碱胁迫早期应答基因调控网络构建第66-68页
     ·野大豆碱胁迫早期应答关键基因第68-69页
   ·野大豆碱胁迫共表达基因特征第69-81页
     ·胁迫应答基因STEM 聚类分析第69-71页
     ·共表达胁迫应答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第71-73页
     ·共表达胁迫应答基因上游调控区特征分析第73-80页
     ·共表达胁迫应答基因染色体定位第80-81页
   ·野大豆miRNA 在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第81-86页
     ·miRNA 宿主基因预测第81-82页
     ·野大豆碱胁迫应答miRNA 及其应答模式第82-83页
     ·野大豆miRNA 靶基因预测第83-85页
     ·野大豆碱胁迫应答miRNA、转录因子及激酶调控网络建立第85-86页
   ·差异表达基因与分子标记的关联分析第86-88页
     ·已知耐盐碱分子标记相关基因第86-88页
     ·碱胁迫应答的耐盐碱分子标记相关基因第88页
   ·野大豆耐碱基因工程候选基因筛选第88-93页
     ·野大豆碱胁迫早期应答关键基因第88-89页
     ·野大豆碱胁迫应答功能未知基因第89-91页
     ·野大豆碱胁迫应答物种特异基因第91-93页
4 讨论第93-95页
5 结论第95-96页
致谢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10页
附录第110-11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春玉米高产稳产品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下一篇:二倍体马铃薯耐盐材料筛选及其生理特性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