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8页 |
·研究现状 | 第8-9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论文的结构 | 第10-11页 |
2 P2P网络及SIP概述 | 第11-23页 |
·P2P网络的概念、特点及发展 | 第11-15页 |
·P2P网络的定义 | 第11-12页 |
·P2P网络的特点 | 第12-13页 |
·P2P的发展历程 | 第13-15页 |
·SIP概述 | 第15-22页 |
·SIP协议结构描述 | 第16-17页 |
·SIP的功能 | 第17-19页 |
·SIP消息的设计 | 第19-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P2P-SIP网络 | 第23-37页 |
·P2P-SIP系统的基本结构和操作 | 第23-25页 |
·系统的基本结构 | 第23-24页 |
·系统基本操作 | 第24-25页 |
·全分布式P2P-SIP和分级P2P-SIP | 第25-36页 |
·全分布式P2P-SIP系统 | 第25-32页 |
·分级P2P-SIP系统 | 第32-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4 P2P-SIP延迟研究及基于O(1)DHT算法解决方案 | 第37-46页 |
·P2P-SIP延迟的研究 | 第37-41页 |
·全分布式P2P-SIP延迟 | 第37-38页 |
·分级P2P-SIP系统延迟 | 第38-41页 |
·基于O(1)DHT算法减低延迟的解决方案 | 第41-45页 |
·解决方案及系统结构 | 第41-42页 |
·用户会话建立的过程 | 第42-43页 |
·超级节点 | 第43-45页 |
·系统的延迟分析和对比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方案提出原因及可行性分析 | 第46-54页 |
·提出该解决方案的原因 | 第46-51页 |
·上层覆盖网每跳路由的延迟时间 | 第46-47页 |
·为什么利用单跳DHT算法 | 第47-49页 |
·使用策略 | 第49-51页 |
·可行性分析 | 第51-53页 |
·上层覆盖网消耗的带宽分析 | 第51-52页 |
·超级节点适用性及其性能要求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6 总结及展望 | 第54-56页 |
·总结 | 第54页 |
·下一步工作 | 第54页 |
·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