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O2弥散强化20钢的组织与力学性能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弥散强化法的概念 | 第11-17页 |
·屈服强度 | 第12-14页 |
·加工硬化 | 第14-15页 |
·蠕变强度 | 第15-17页 |
·弥散强化合金的制造方法 | 第17-18页 |
·表面氧化法 | 第17页 |
·沉淀法 | 第17-18页 |
·内部氧化法 | 第18页 |
·机械合金法 | 第18页 |
·弥散强化法的特征 | 第18-19页 |
·影响弥散强化法的各种因素 | 第19-22页 |
·钢液的表面张力 | 第19-20页 |
·钢液-氧化物界面的接触角 | 第20-21页 |
·弥散控制元素 | 第21-22页 |
·弥散强化氧化物的特征 | 第22-24页 |
·弥散氧化物的原始直径 | 第22-23页 |
·弥散氧化物的密度 | 第23页 |
·非金属夹杂物在钢中的弥散 | 第23-24页 |
·弥散强化法的应用 | 第24-26页 |
·宇航 | 第24页 |
·能源产业 | 第24-25页 |
·汽车制造业 | 第25页 |
·电气设备 | 第25-26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 | 第27-35页 |
·预制块制备过程 | 第27-29页 |
·行星式高能球磨机 | 第27-28页 |
·配料 | 第28页 |
·球磨过程 | 第28页 |
·压块 | 第28-29页 |
·熔炼工艺 | 第29-31页 |
·中频感应熔炼炉 | 第29页 |
·合金熔炼 | 第29-31页 |
·试样制备及处理工艺 | 第31-32页 |
·切割 | 第31页 |
·磨样 | 第31页 |
·正火与淬火 | 第31页 |
·轧制 | 第31页 |
·退火 | 第31-32页 |
·微观结构分析及性能测试 | 第32-35页 |
·显微组织观察 | 第32-33页 |
·显微硬度测定 | 第33页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3-35页 |
第3章 20 钢与弥散强化钢的组织与性能 | 第35-49页 |
·亚共析钢组织转变特点与分析 | 第35-37页 |
·20 钢与弥散强化钢的组织变化 | 第37-40页 |
·铸态组织 | 第37-38页 |
·正火态组织 | 第38-39页 |
·淬火态组织 | 第39-40页 |
·20 钢与弥散强化钢的硬度分析 | 第40-41页 |
·20 钢与弥散强化钢的力学性能 | 第41-47页 |
·影响铸造碳钢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 第41-42页 |
·20 钢与弥散强化钢的力学性能 | 第42-45页 |
·拉伸试样的断口分析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20 钢与弥散强化钢轧制后的组织与性能 | 第49-75页 |
·热加工的变形特点 | 第49-50页 |
·弥散强化钢的组织与性能 | 第50-51页 |
·对铸态组织的改善及晶粒细化 | 第50页 |
·热加工时的纤维组织 | 第50-51页 |
·热加工中产生的带状组织 | 第51页 |
·弥散强化钢热轧制后的组织 | 第51-61页 |
·850℃轧制条件下,弥散强化钢的组织 | 第51-53页 |
·900℃轧制条件下,弥散强化钢的组织 | 第53-55页 |
·950℃轧制条件下,弥散强化钢的组织 | 第55-58页 |
·20 钢与弥散强化钢的轧制组织 | 第58-61页 |
·20 钢与弥散强化钢轧制退火前后的组织 | 第61-63页 |
·20 号低碳钢轧制后,退火前后的组织 | 第61-62页 |
·弥散强化钢轧制后,退火前后的组织 | 第62-63页 |
·20 钢与弥散强化钢轧制后的力学性能 | 第63-74页 |
·弥散强化钢 850℃轧制 | 第63-66页 |
·弥散强化钢 900℃轧制的力学性能 | 第66-69页 |
·弥散强化钢 950℃轧制时的力学性能 | 第69-71页 |
·弥散强化钢与 20 钢轧制后的力学性能 | 第71-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作者简介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