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水资源短缺第11页
     ·水资源污染第11-12页
   ·污水处理方法第12-14页
     ·活性污泥法第12-13页
     ·生物膜法第13-14页
     ·好氧生物流化床第14页
   ·研究内容第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目的及意义第15-16页
第2章 生物流化床处理废水技术第16-26页
   ·生物流化床的原理第16页
   ·生物流化床的类型第16-20页
     ·两相生物流化床第17页
     ·传统三相生物流化床第17-18页
     ·传统外循环生物流化床第18-19页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第19-20页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的流化过程第20页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的特点第20-21页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的研究概况第21-24页
     ·国外概况第21-22页
     ·国内概况第22-23页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第23-24页
   ·生物流化床存在的问题第24-26页
第3章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的设计及试验设计第26-35页
   ·反应器的参数设计第26-29页
     ·反应器的结构形式第26页
     ·反应器的高径比第26-27页
     ·升流区与降流区的面积比第27页
     ·底隙高度第27-28页
     ·气体分布装置设计第28页
     ·三相分离区的设计第28-29页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的性能表征参数第29-31页
     ·相含率第29页
     ·液体循环速度第29页
     ·气固相运动速度第29页
     ·氧传质系数第29-31页
   ·试验设计第31-34页
     ·载体的选择第31-32页
     ·固含率的选择第32-33页
     ·接种污泥浓度的选择第33-34页
     ·曝气方式的选择第34页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的启动过程第35-42页
   ·试验装置和流程第35-37页
     ·试验材料第36页
     ·分析方法第36页
     ·计算公式第36-37页
   ·生物膜培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第37-38页
     ·载体第37页
     ·水力停留时间第37-38页
     ·曝气量第38页
     ·接种污泥量第38页
   ·反应器的挂膜启动第38-40页
     ·启动方式的选择第38-39页
     ·生物相的观察第39-40页
   ·挂膜期间进水量与COD 去除率第40-41页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5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2-53页
   ·有机物去除特性的研究第42-46页
     ·水力停留时间对 COD 去除率的影响第43-45页
     ·曝气量对有机物处理效果的影响第45-46页
   ·氨氮效果研究第46-51页
     ·水力停留时间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第46-49页
     ·曝气量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第49-51页
   ·SS 的去除第51页
   ·试验条件下氧的利用率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6章 氨氮试验的研究第53-62页
   ·引言第53页
   ·脱氮原理第53-54页
   ·影响生物硝化过程环境因素第54-55页
   ·影响生物反硝化过程环境因素第55-56页
   ·试验设计第56-57页
     ·缺氧池体积的确定第56页
     ·缺氧区DO 的控制第56-57页
     ·污泥搅拌设备第57页
   ·试验装置及流程第57页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57-60页
     ·不同回流比对有机物处理效果的影响第57-58页
     ·回流比对TN 去除效果的影响第58-60页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结论与建议第62-64页
 结论第62页
 建议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作者简介第68-69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光催化氧化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未确知测度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