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针灸疗法临床应用论文--内科论文

不同灸时温和灸对高脂血症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前言第10-11页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第11-30页
 1 现代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第11-20页
   ·对高脂血症的认识第11-13页
   ·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AS)第13-15页
   ·高脂血症与血管内皮功能第15-20页
 2 中医学对高脂血症的认识第20-27页
   ·中医对血脂的认识第20-21页
   ·中医对高脂血症病因病机的论述第21-24页
   ·针灸对高脂血症的治疗第24-27页
 3 灸时与疗效的相关认识第27-30页
   ·有效灸量与灸治效应的关系第27页
   ·古代医家古籍对灸量的记载第27-28页
   ·现代医家对灸量的认识第28-30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30-47页
 1 临床资料第30-31页
   ·病例来源第30页
   ·诊断标准第30页
   ·纳入标准第30-31页
   ·排除标准第31页
   ·剔除、脱落标准第31页
 2 研究方法第31-33页
   ·分组第31页
   ·治疗方法第31-32页
   ·观察指标第32页
   ·统计学分析第32-33页
 3 结果第33-47页
   ·治疗前一般资料及相关数据的比较第33-36页
   ·治疗前后10分钟组与15分钟组组内各指标的比较第36-40页
   ·治疗后10分钟组与15分钟组组间各指标的比较第40-42页
   ·治疗前后血脂与血管内皮各项指标变化率相关分析第42-47页
讨论第47-51页
 1.临床结果讨论第47-48页
   ·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温和灸对高脂血症血脂的影响第47页
   ·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温和灸对高脂血症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第47页
   ·治疗后组间比较,温和灸对高脂血症血脂的影响第47页
   ·治疗后组间比较,温和灸对高脂血症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第47-48页
   ·温和灸调脂与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作用的相关性分析第48页
 2.对本病的认识及选穴依据第48页
 3.有效灸量与灸治效应的关系第48-49页
 4.血脂异常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相关探讨第49-51页
结论第51-52页
问题与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附录第57-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温针灸治疗风寒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电针结合耳穴贴压对单纯性肥胖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