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欠发达地区农户储蓄借贷行为研究--基于河南省固定观察点及实地调查数据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1 绪论第11-27页
   ·选题背景第11-14页
     ·农村金融问题突出第11-12页
     ·农户是农村经济中基本的微观主体第12-13页
     ·外资银行加快进入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第13页
     ·中国经济区域特征明显第13-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第14页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第14页
     ·支持金融机构决策第14-15页
   ·文献述评第15-24页
     ·概念的界定第15-16页
       ·农户第15页
       ·储蓄第15页
       ·借贷第15-16页
     ·文献回顾第16-22页
       ·农户的性质及其金融需求的争论第16-18页
       ·农户储蓄行为研究第18-20页
       ·农户借贷行为研究第20-22页
     ·文献不足第22-24页
       ·缺少欠发达地区农户储蓄借贷行为的演变分析第23-24页
       ·农户储蓄行为研究较少考虑收入来源和消费项目的影响第24页
       ·农户借贷行为研究中潜在借贷需求的分析较少第24页
   ·研究思路及区域第24-27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4-25页
     ·研究区域和数据第25-27页
2 理论基础第27-30页
   ·流动性约束理论第27页
   ·预防性储蓄理论第27-28页
   ·欠发达地区农户储蓄借贷假说第28-30页
3 河南省农户储蓄行为研究第30-58页
   ·农户基本情况第30-37页
     ·农村固定观察点简介第30-32页
     ·农户家庭特征及变化第32-33页
     ·农户家庭经营主业特征及变化第33-35页
     ·农户家庭总收入结构及变化第35-36页
     ·农户家庭总支出结构及变化第36-37页
   ·农户储蓄行为基本特征分析第37-42页
     ·农户储蓄面及变化第37-38页
     ·农户储蓄方式及变化第38-39页
     ·农户储蓄金额及变化第39-42页
   ·农户边际储蓄倾向及收入弹性分析第42-46页
     ·农户储蓄额主要取决于家庭纯收入第42-43页
     ·农户边际储蓄倾向分析第43-44页
     ·农户储蓄的收入弹性分析第44-46页
     ·高边际储蓄倾向和储蓄收入弹性的原因第46页
   ·农户储蓄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46-55页
     ·农户储蓄率及变化第46-48页
     ·影响因素的模型构建及说明第48-50页
     ·模型估计第50-53页
     ·结果分析第53-55页
   ·小结第55-58页
4 河南省农户借贷行为研究第58-80页
   ·农户借贷特征及变化第58-61页
     ·农户借贷发生率及变化第58-59页
     ·农户借贷来源及变化第59页
     ·农户借贷用途及变化第59-60页
     ·农户借贷金额及变化第60-61页
   ·农户借贷行为现状第61-64页
     ·农户借贷需求满足率第61-62页
     ·农户借贷具体来源第62页
     ·农户借贷具体用途第62-63页
     ·农户借贷金额分布第63页
     ·农户借贷时间和期限第63-64页
   ·农户借贷意愿分析第64-77页
     ·被调查人信息第65-66页
     ·农户筹资能力分析第66-67页
     ·农户投资想法分析第67-72页
       ·农户投资想法分类第67-68页
       ·构建排序选择模型第68-70页
       ·排序选择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第70-72页
     ·农户贷款需求分析第72-75页
       ·农户存在强烈的贷款意愿第72-73页
       ·构建LOGISTIC 模型第73页
       ·LOGISTIC 模型结果及分析第73-75页
     ·农户贷款有效性分析第75-77页
   ·小结第77-80页
5 农户储蓄借贷研究的启示第80-85页
   ·对地方政府的启示第80-81页
     ·增加农户外出务工收入,支持家庭非农化经营第80页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降低农户预防性储蓄第80-81页
     ·培养农户企业家精神,鼓励农户创业第81页
   ·对金融机构的启示第81-83页
     ·开发适合农户储蓄特点的投资理财产品,创新中间业务第82页
     ·开发适合农户借贷需求的贷款产品第82-83页
     ·加大农村地区金融知识宣传,完善农户评级制度第83页
   ·对农户的启示第83-85页
     ·延长住房使用年限,减少建房支出压力第83-84页
     ·提高家庭成员教育水平,增加人力资本第84-85页
6 结语第85-89页
   ·研究结论第85-88页
     ·本文发现第85-86页
     ·本文对相关研究的贡献第86-87页
     ·本文发现的政策启示第87-88页
   ·不足与展望第88-89页
     ·理论基础薄弱第88页
     ·模型效果不够理想第88页
     ·展望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94-95页
致谢第95-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资本市场监管制度研究
下一篇:我国金融衍生品的政府监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