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8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电力电子装置在配电网中的应用现状 | 第15-19页 |
1.2.1 串并联补偿器 | 第15-17页 |
1.2.2 有源滤波器 | 第17-18页 |
1.2.3 动态电压恢复器 | 第18页 |
1.2.4 固态开关 | 第18-19页 |
1.3 柔性多状态开关的研究现状 | 第19-26页 |
1.3.1 高压侧拓扑的研究现状 | 第19-25页 |
1.3.2 低压侧拓扑的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第2章 三相九桥臂MMC拓扑的研究 | 第28-45页 |
2.1 三相九桥臂MMC拓扑的工作原理 | 第29-35页 |
2.1.1 桥臂电压与交直流侧电压关系分析 | 第29-31页 |
2.1.2 交流输出端中点电压分析 | 第31-32页 |
2.1.3 桥臂电流与交直流侧电流关系分析 | 第32-34页 |
2.1.4 子模块额定电压对电路工作范围的影响 | 第34-35页 |
2.2 三相九桥臂MMC拓扑的数学模型与闭环控制设计 | 第35-39页 |
2.2.1 abc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 | 第35-37页 |
2.2.2 闭环控制方案设计 | 第37-39页 |
2.3 三相九桥臂MMC拓扑的仿真分析 | 第39-44页 |
2.3.1 开环仿真分析 | 第40-41页 |
2.3.2 闭环仿真分析 | 第41-4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3章 基于桥臂分叉结构的双输出MMC拓扑的研究 | 第45-64页 |
3.1 基于桥臂分叉结构的双输出MMC拓扑的工作原理 | 第46-49页 |
3.2 基于桥臂分叉结构的双输出MMC拓扑的数学模型 | 第49-52页 |
3.2.1 等效电路 | 第49-51页 |
3.2.2 输出电流数学模型 | 第51页 |
3.2.3 环流数学模型 | 第51-52页 |
3.3 基于桥臂分叉结构的双输出MMC拓扑的调制波生成技术 | 第52-57页 |
3.3.1 调制波生成技术 | 第52-54页 |
3.3.2 输出电压幅度调制比m的范围分析 | 第54-57页 |
3.4 基于桥臂分叉结构的双输出MMC拓扑的闭环控制策略 | 第57-59页 |
3.5 基于桥臂分叉结构的双输出MMC拓扑的仿真分析 | 第59-63页 |
3.5.1 仿真参数设计 | 第59-61页 |
3.5.2 仿真验证 | 第61-6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4章 基于桥臂分叉结构的双输出MMC拓扑的能量平衡策略 | 第64-81页 |
4.1 子桥臂间能量平衡 | 第64-69页 |
4.1.1 子桥臂能量的数学分析 | 第64-67页 |
4.1.2 子桥臂间能量平衡策略 | 第67-68页 |
4.1.3 子桥臂间能量平衡仿真验证 | 第68-69页 |
4.2 子桥臂内能量平衡 | 第69-80页 |
4.2.1 基于CPS-PWM的工频排序算法 | 第70-73页 |
4.2.2 基于逻辑处理的工频排序算法适用范围分析 | 第73-76页 |
4.2.3 基于逻辑处理的工频排序算法的仿真验证 | 第76-78页 |
4.2.4 基于逻辑处理的工频排序算法的实验验证 | 第78-8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5章 基于桥臂分叉结构的双输出MMC拓扑的实验验证 | 第81-88页 |
5.1 样机设计 | 第81-85页 |
5.1.1 参数设计 | 第81-82页 |
5.1.2 控制方案 | 第82-84页 |
5.1.3 预充电方案 | 第84-85页 |
5.2 实验验证 | 第85-8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6.1 当前工作总结 | 第88-89页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 第94页 |
发表论文 | 第94页 |
申请专利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