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系统分析法 | 第12页 |
1.3.2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 第12-13页 |
1.3.3 文献查阅法 | 第13页 |
1.3.4 个体分析法 | 第13页 |
1.3.5 实证调查法 | 第13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3 借鉴国外土地流转方面的实例 | 第17-19页 |
1.5 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概况 | 第20-26页 |
2.1 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概念 | 第20页 |
2.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背景 | 第20-21页 |
2.3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方式 | 第21-22页 |
2.4 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22-24页 |
2.4.1 土地产权理论 | 第22页 |
2.4.2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 第22-23页 |
2.4.3 农地土地经营规模理论 | 第23-24页 |
2.5 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意义 | 第24-26页 |
2.5.1 合理调节农村过剩的劳动力,加快劳动力转移 | 第24页 |
2.5.2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 第24页 |
2.5.3 解决农村土地闲置问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第24-25页 |
2.5.4 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需要 | 第25-26页 |
第三章 长沙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问题探讨 | 第26-35页 |
3.1 长沙县土地流转现状分析 | 第26-30页 |
3.1.1 长沙县基本情况 | 第26页 |
3.1.2 调研说明 | 第26-28页 |
3.1.4 长沙县土地流转的特点 | 第28-30页 |
3.2 长沙县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3.2.1 土地流转存在强制性行为,农民正当利益受损 | 第30页 |
3.2.2 土地流转过程中土地利用“非粮化”现象严重 | 第30-31页 |
3.2.3 土地流转程序、合同不规范,潜在矛盾多 | 第31页 |
3.2.4 土地流转后使用效率不高,土地闲置现象严重 | 第31-32页 |
3.2.5 土地流转后,农村社会问题加重 | 第32页 |
3.3 长沙县土地流转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5页 |
3.3.1 土地产权不清晰,农民利益分配不公 | 第32-33页 |
3.3.2 土地使用监督机制缺乏 | 第33页 |
3.3.3 土地流转的政策法规不完善,缺乏纠纷解决措施 | 第33页 |
3.3.4 土地流转风险保障机制不完善 | 第33-34页 |
3.3.5 土地流转价格的制定缺乏相对应的评估机制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35-39页 |
4.1 深入农村土地产权改革,确定土地承包权长期稳定 | 第35-36页 |
4.2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规范土地流转行为 | 第36页 |
4.3 加快建立土地流转中介组织,推进土地规模化管理 | 第36-37页 |
4.4 政府加强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率 | 第37-38页 |
4.5 加大相关政策的宣贯力度,提高对土地流转的认识 | 第38-3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9-40页 |
5.1 结论 | 第39页 |
5.2 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作者简历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