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非金属微纳米材料在重金属及酚类污染物分析和去除中的应用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3-33页
    1.1 功能微纳米材料的合成第13-18页
        1.1.1 量子点的合成第13-15页
        1.1.2 碳材料之石墨烯的合成第15-17页
        1.1.3 生物质多孔碳的合成第17-18页
    1.2 功能微纳米材料的应用第18-21页
        1.2.1 荧光传感器第18-20页
        1.2.2 电化学传感器第20-21页
        1.2.3 污染治理第21页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1-23页
        1.3.1 新型硫量子点的合成及重金属离子荧光传感器的构建第21页
        1.3.2 球形空心石墨烯的制备及铅离子吸附性能研究第21-22页
        1.3.3 建立分级多孔碳修饰电极测定苯二酚异构体的电化学分析方法第22-23页
    参考文献第23-33页
第2章 基于水溶性和低毒硫量子点的高灵敏高选择性金属离子荧光传感器第33-53页
    2.1 前言第33-34页
    2.2 实验部分第34-35页
        2.2.1 试剂和仪器第34页
        2.2.2 CdSQDs或ZnSQDs的合成第34页
        2.2.3 SQDs-Ⅰ的合成第34页
        2.2.4 SQDs-Ⅱ的合成第34-35页
        2.2.5 SQDs-Ⅰ体外细胞毒性研究第35页
        2.2.6 实际样品分析第3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5-44页
        2.3.1 SQDs-Ⅰ的制备和表征第35-39页
        2.3.2 SQDs-Ⅰ荧光检测三价铁离子第39-41页
        2.3.3 SQDs-Ⅱ的合成和光谱性质第41-42页
        2.3.4 SQDs-Ⅱ荧光检测水溶液中银离子第42-44页
    2.4 本章小结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53页
第3章 球形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铅离子吸附性能研究第53-69页
    3.1 前言第53页
    3.2 实验部分第53-56页
        3.2.1 仪器和试剂第53-54页
        3.2.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第54页
        3.2.3 球型还原氧化石墨烯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第54-55页
        3.2.4 铅离子吸附实验第55页
        3.2.5 解吸实验第55-5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6-63页
        3.3.1 GO,α-Fe_2O_3@Graphene和P-RGO的形貌和结构表征第56-59页
        3.3.2 接触时间对RGO和P-RGO铅离子的吸附性能的影响第59-60页
        3.3.3 浓度对RGO和P-RGO铅离子的吸附性能的影响第60-61页
        3.3.4 pH值对RGO和P-RGO铅离子的吸附性能的影响第61-62页
        3.3.5 铅离子的解吸性能第62页
        3.3.6 铅离子的吸附机制第62-63页
    3.4 本章小结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第4章 基于生物质分级多孔碳材料的苯二酚异构体电化学传感器第69-83页
    4.1 前言第69-70页
    4.2 实验部分第70页
        4.2.1 试剂和仪器第70页
        4.2.2 分层多孔碳的制备第70页
        4.2.3 电极制备第7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0-77页
        4.3.1 分级多孔碳的制备及表征第70-74页
        4.3.2 苯二酚在HPCs/GCE上的电化学性能第74页
        4.3.3 pH的影响第74-75页
        4.3.4 扫速影响第75页
        4.3.5 干扰影响第75-76页
        4.3.6 检测范围和检出限第76-77页
        4.3.7 实际应用第77页
    4.4 本章小结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特色与创新点第83-85页
致谢第85-8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及完成的科研成果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时域天文学的时空数据存储布局
下一篇:感知天文应用的节能存储调度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