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2 金属纳米颗粒等离子激元效应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第11-18页 |
| 1.2.1 金属纳米颗粒等离子激元效应基本原理 | 第11-13页 |
| 1.2.2 金属纳米颗粒等离子激元效应在有机光伏器件中的应用 | 第13-15页 |
| 1.2.3 金属纳米颗粒等离子激元效应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 1.2.4 金属纳米颗粒等离子激元效应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 1.3 基于硅微纳结构陷光的杂化太阳能电池 | 第18-19页 |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表征手段 | 第21-27页 |
| 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21-22页 |
|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2页 |
| 2.3 材料形貌表征 | 第22-24页 |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23-24页 |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24页 |
| 2.4 光电性能表征 | 第24-27页 |
| 2.4.1 材料光吸收及反射性能分析 | 第24-25页 |
| 2.4.2 太能电池光伏性能分析 | 第25-27页 |
| 第3章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 第27-31页 |
| 3.1 引言 | 第27页 |
| 3.2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 第27-30页 |
| 3.2.1 金纳米颗粒种子的制备及表征 | 第28-29页 |
| 3.2.2 金/银纳米颗粒合金种子的制备及表征 | 第29-30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4章 金纳米颗粒等离激元效应陷光增效的杂化太阳能电池 | 第31-36页 |
| 4.1 引言 | 第31-32页 |
| 4.2 平板型硅/PEDOT: PSS杂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 第32-33页 |
| 4.3 金纳米颗粒等离激元效应对杂化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33-35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5章 硅纳米线及其优化陷光增效的杂化太阳能电池 | 第36-46页 |
| 5.1 引言 | 第36页 |
| 5.2 基于硅纳米线陷光的杂化太阳能电池制备 | 第36-44页 |
| 5.2.1 硅纳米线阵列的制备 | 第37页 |
| 5.2.2 硅纳米线杂化太阳能电池的制备 | 第37-44页 |
| 5.3 金纳米颗粒等离激元效应增效与硅纳米线陷光增效对比 | 第44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