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1 绪论 | 第13-27页 |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洪水预报误差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4-17页 |
·洪水预报误差产生的原因 | 第14-16页 |
·洪水预报误差分布规律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6-17页 |
·水库防洪调度方式及其风险分析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7-24页 |
·水库防洪常规调度方式研究现状 | 第17页 |
·水库防洪预报调度方式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水库防洪预报调度方式风险分析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第23-24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7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论文内容结构图 | 第26-27页 |
2 洪水预报误差特性研究 | 第27-4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7页 |
·熵的概念和理论 | 第27-30页 |
·熵的产生与发展 | 第27-30页 |
·最大熵原理(POME) | 第30页 |
·洪水预报误差分布规律研究 | 第30-40页 |
·洪水预报误差分布的最大熵模型及求解 | 第30-32页 |
·实例计算 | 第32-40页 |
·洪水预报误差域研究 | 第40-43页 |
·洪水预报误差域的定义 | 第40页 |
·洪水预报误差域的计算方法 | 第40-41页 |
·实例计算 | 第41-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3 基于双标准的水库防洪预报调度方式设计 | 第44-68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44页 |
·水库防洪预报调度可承受误差域及其可靠度 | 第44-46页 |
·水库防洪预报调度可承受误差域及其可靠度的定义 | 第44-45页 |
·水库防洪预报调度可承受误差域及其可靠度的计算方法 | 第45-46页 |
·可承受误差域的可靠度标准值的确定 | 第46-48页 |
·预报方案可利用于预报调度规则设计的双标准的确定 | 第48页 |
·水库防洪预报调度可承受误差域及其可靠度的特性研究 | 第48-59页 |
·实例一—桓仁水库可承受误差域及其可靠度的计算 | 第48-54页 |
·实例二—白龟山水库可承受误差域及其可靠度的计算 | 第54-58页 |
·水库防洪预报调度可承受误差域及其可靠度的基本特性 | 第58-59页 |
·基于双标准的水库防洪预报调度规则设计步骤 | 第59-61页 |
·洪水预报信息的可利用性分析 | 第59页 |
·预报调度规则判断指标的选取 | 第59-60页 |
·设计洪水净雨过程推求 | 第60页 |
·可行预报调度规则的拟定和满意预报调度规则的选择 | 第60-61页 |
·实例——基于双标准的桓仁水库防洪预报调度规则设计 | 第61-64页 |
·洪水预报信息的可行性分析 | 第61-62页 |
·桓仁水库可承受误差域的可靠度标准值的计算 | 第62-63页 |
·基于双标准的预报调度规则制定 | 第63-64页 |
·实例二—基于双标准的白龟山水库防洪预报调度规则设计 | 第64-67页 |
·洪水预报信息的可行性分析 | 第64-65页 |
·白龟山水库可承受误差域的可靠度标准值的计算 | 第65-66页 |
·满意调度规则的生成 | 第66-67页 |
·小结 | 第67-68页 |
4 基于双标准的水库防洪预报调度方式风险分析 | 第68-8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68-69页 |
·基于双标准的水库防洪预报调度方式风险分析内容 | 第69-71页 |
·基于双标准的水库防洪预报调度方式的风险源识别 | 第69-70页 |
·基于双标准的水库防洪预报调度方式的风险识别 | 第70页 |
·基于双标准的水库防洪预报调度方式的风险定义 | 第70-71页 |
·基于双标准的水库防洪预报调度方式风险分析模型及求解 | 第71-77页 |
·风险源分布特性研究 | 第71-74页 |
·基于双标准的水库防洪预报调度方式风险分析模型 | 第74-75页 |
·模型求解 | 第75-77页 |
·实例——基于双标准的桓仁水库防洪预报调度方式风险分析 | 第77-82页 |
·桓仁水库风险源分布特性研究 | 第77-78页 |
·桓仁水库防洪预报调度方式水库本身风险分析 | 第78-81页 |
·桓仁水库防洪预报调度方式水库下游风险分析 | 第81页 |
·不同调度方式风险率的比较 | 第81-82页 |
·实例二—基于双标准的白龟山水库防洪预报调度方式风险分析 | 第82-87页 |
·白龟山水库风险源分布特性研究 | 第82-84页 |
·白龟山水库防洪预报调度方式水库本身风险分析 | 第84-85页 |
·白龟山水库防洪预报调度方式水库下游风险分析 | 第85-87页 |
·不同调度方式风险率的比较 | 第87页 |
·小结 | 第87-89页 |
5 基于双标准预报调度规则的水库实时调度方案优选 | 第89-10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水库实时调度方案优选指标的确定 | 第89-92页 |
·指标筛选原则 | 第89-90页 |
·水库实时调度方案优选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90-92页 |
·水库实时调度方案优选模型 | 第92-96页 |
·单层多目标模糊优选模型 | 第94-95页 |
·多层多目标模糊优选模型 | 第95-96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96-101页 |
·改进的熵权法确定数学权重 | 第97-98页 |
·二元对比法确定经验权重 | 第98-99页 |
·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法 | 第99-101页 |
·基于双标准预报调度规则的水库实时调度方案优选步骤 | 第101-102页 |
·小结 | 第102-103页 |
6 基于双标准预报调度规则的水库实时调度方案优选应用实例 | 第103-116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3页 |
·桓仁水库特性指标 | 第103-104页 |
·桓仁水库实时调度方案优选 | 第104-113页 |
·优选成果分析 | 第104-111页 |
·不同方案比较 | 第111-113页 |
·基于人机交互的桓仁水库实时调度方案优选决策支持系统 | 第113-115页 |
·技术支持 | 第113-114页 |
·系统功能与流程 | 第114-115页 |
·小结 | 第115-116页 |
结论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5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125-12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26-127页 |
致谢 | 第127-128页 |
作者简介 | 第128-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