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轻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

ZM61变形镁合金低周疲劳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8-20页
    1.1 引言第8-9页
    1.2 镁合金的变形机制第9-12页
        1.2.1 滑移第9-11页
        1.2.2 孪生第11-12页
    1.3 变形镁合金低周疲劳研究现状第12-19页
        1.3.1 低周疲劳概述第12-15页
        1.3.2 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第15-17页
        1.3.3 影响镁合金疲劳行为的因素第17-19页
    1.4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9-20页
2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第20-28页
    2.1 研究路线第20页
    2.2 材料制备第20-21页
        2.2.1 合金的熔炼第20-21页
        2.2.2 均匀化处理第21页
    2.3 挤压实验第21-22页
    2.4 热处理实验第22页
    2.5 力学性能测试第22-25页
        2.5.1 静态力学性能测试第22-23页
        2.5.2 低周疲劳性能实验第23-25页
    2.6 组织分析第25-28页
        2.6.1 光学显微组织分析(OM)第25页
        2.6.2 扫描组织分析(SEM)第25-26页
        2.6.3 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EBSD)第26页
        2.6.4 宏观织构分析(XRD)第26-28页
3 挤压态ZM61镁合金疲劳性能第28-46页
    3.1 挤压态初始组织与性能分析第28-30页
    3.2 挤压态ZM61合金循环应力-应变响应第30-34页
        3.2.1 拉伸和压缩应力幅响应第30-32页
        3.2.2 循环迟滞回线第32-34页
    3.3 疲劳寿命分析第34-35页
    3.4 挤压态ZM61疲劳后显微组织分析第35-36页
    3.5 挤压态ZM61镁合金疲劳后EBSD分析第36-41页
    3.6 疲劳后断口形貌第41-44页
    3.7 本章小结第44-46页
4 双级时效态ZM61镁合金疲劳性能第46-62页
    4.1 双级时效态初始组织与性能分析第46-48页
    4.2 双级时效态ZM61合金循环应力-应变响应第48-52页
        4.2.1 拉伸和压缩应力幅响应第48-50页
        4.2.2 循环迟滞回线第50-52页
    4.3 疲劳寿命分析第52页
    4.4 双级时效态ZM61疲劳后显微组织分析第52-53页
    4.5 双级时效态ZM61镁合金疲劳后EBSD分析第53-57页
    4.6 疲劳后断口形貌第57-60页
    4.7 本章小结第60-62页
5 ZM61疲劳寿命预测第62-70页
    5.1 引言第62-63页
    5.2 ZM61镁合金低周疲劳寿命方程第63-67页
        5.2.1 塑性应变寿命方程第63-64页
        5.2.2 弹性应变寿命方程第64-66页
        5.2.3 总应变寿命方程第66-67页
    5.3 微观组织对疲劳寿命的影响第67-69页
    5.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6 本文结论第70-72页
致谢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80页
附录第80页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80页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梯度结构18CrNiMo7-6齿轮钢的制备、组织与力学性能
下一篇:Al-5Ti-1B制备工艺及组织形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