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7-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2 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研究理论基础 | 第19-26页 |
2.1 公共产品理论概述 | 第19-20页 |
2.1.1 公共产品的概念 | 第19页 |
2.1.2 准公共产品的概念 | 第19-20页 |
2.2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概述 | 第20-22页 |
2.2.1 社会化的概念界定 | 第20页 |
2.2.2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的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2.2.3 社会管理理论 | 第21-22页 |
2.3 高校图书馆产品属性分析 | 第22-24页 |
2.3.1 高校图书馆消费分析 | 第22-23页 |
2.3.2 高校图书馆职能分析 | 第23-24页 |
2.4 高校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属性比较 | 第24-26页 |
2.4.1 管理体制差异 | 第24页 |
2.4.2 资源建设差异 | 第24页 |
2.4.3 服务内容差异 | 第24-25页 |
2.4.4 基础条件差异 | 第25页 |
2.4.5 人才队伍差异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分析 | 第26-34页 |
3.1 国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 | 第26-28页 |
3.1.1 美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 | 第26-27页 |
3.1.2 日本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 | 第27页 |
3.1.3 韩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现状 | 第27-28页 |
3.2 国内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现状 | 第28-32页 |
3.2.1 国内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基本状况 | 第28-30页 |
3.2.2 国内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特点 | 第30-31页 |
3.2.3 国内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 | 第31-32页 |
3.3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对比研究 | 第32-34页 |
3.3.1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对比 | 第32页 |
3.3.2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服务程度对比 | 第32页 |
3.3.3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对比 | 第32-33页 |
3.3.4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服务人才对比 | 第33-34页 |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需求分析—以南航图书馆为例 | 第34-49页 |
4.1 南航图书馆社会化服务需求调查 | 第34-43页 |
4.1.1 问卷设计与调研 | 第34页 |
4.1.2 样本信度分析 | 第34-35页 |
4.1.3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用户需求统计与分析 | 第35-43页 |
4.2 南航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必要性 | 第43-44页 |
4.2.1 社会公众信息日益增长 | 第43页 |
4.2.2 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供求失衡 | 第43-44页 |
4.2.3 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 第44页 |
4.2.4 南航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44页 |
4.3 南航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可行性 | 第44-46页 |
4.3.1 国家的政策支持开展社会服务 | 第44-45页 |
4.3.2 学校的办学理念支撑开展社会化服务 | 第45页 |
4.3.3 南航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具备的优势 | 第45-46页 |
4.4 南航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现状及问题 | 第46-49页 |
4.4.1 南航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现状 | 第46页 |
4.4.2 南航图书馆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 第46-49页 |
第五章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优化对策 | 第49-54页 |
5.1 从政府层面,建立健全高校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49-50页 |
5.1.1 建立健全高校社会化服务政策法规体系 | 第49页 |
5.1.2 建立健全监督评估体系 | 第49-50页 |
5.1.3 制定奖惩激励制度 | 第50页 |
5.1.4 增加高校图书馆的财政经费 | 第50页 |
5.2 从学校层面,促进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和建设 | 第50-52页 |
5.2.1 大力倡导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 | 第50-51页 |
5.2.2 高校与地方合作,拓展服务空间 | 第51页 |
5.2.3 增加图书馆采购经费,加强文献资源建设 | 第51-52页 |
5.3 从图书馆层面,转变服务意识及创新服务方式 | 第52-54页 |
5.3.1 转变社会化服务意识,引进奖惩激励机制 | 第52页 |
5.3.2 提高馆员的能力培养,发展多种服务模式 | 第52页 |
5.3.3 制定明确的对外开放规章制度,吸引更多的外校读者 | 第52-53页 |
5.3.4 拓展社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加强社会化服务质量 | 第53页 |
5.3.5 针对师生和社会人员,实行区别化的管理 | 第53-54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6.1 研究成果总结 | 第54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