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 第3-6页 |
中文摘要 | 第6-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7-20页 |
第二章 乏氧诱导肝癌细胞索拉非尼治疗不敏感 | 第20-28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4页 |
2.2 结果 | 第24-26页 |
2.3 讨论 | 第26-28页 |
第三章 乏氧诱导肝癌细胞线粒体膜蛋白ATAD3A低表达 | 第28-45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9页 |
3.2 结果 | 第39-43页 |
3.3 讨论 | 第43-45页 |
第四章 线粒体膜蛋白ATAD3A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情况 | 第45-60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5-52页 |
4.2 结果 | 第52-58页 |
4.3 讨论 | 第58-60页 |
第五章 ATAD3A诱导肝癌细胞索拉非尼治疗抵抗及恶性生物学行为进展 | 第60-73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3页 |
5.2 结果 | 第63-71页 |
5.3 讨论 | 第71-73页 |
第六章 乏氧部分回复ATAD3A高表达对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第73-80页 |
6.1 材料与方法 | 第73-75页 |
6.2 结果 | 第75-78页 |
6.3 讨论 | 第78-80页 |
第七章 miR-210-5P调控线粒体膜蛋白ATAD3A表达的分子机制 | 第80-89页 |
7.1 材料与方法 | 第80-83页 |
7.2 结果 | 第83-87页 |
7.3 讨论 | 第87-89页 |
第八章 miR-210-5P能部分回复线粒体膜蛋白ATAD3A对肝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 第89-95页 |
8.1 材料与方法 | 第89-90页 |
8.2 结果 | 第90-93页 |
8.3 讨论 | 第93-95页 |
第九章 ATAD3A参与调节m-TOR信号通路的活化 | 第95-99页 |
9.1 材料与方法 | 第95页 |
9.2 结果 | 第95-97页 |
9.3 讨论 | 第97-99页 |
全文总结 | 第99-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9页 |
附录1 | 第109-1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42页 |
致谢 | 第142-14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