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机械设备与自动化论文--油气储运机械设备论文--泵站(压缩机)设备论文

湿气离心式压缩机盐析流动特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2 湿气离心式压缩机盐析流动工况分析第13-15页
        1.2.1 湿气增压集输工艺简介第13-15页
        1.2.2 湿气离心式压缩机盐析工况特点第15页
    1.3 叶轮机械内部盐析流动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1 离心泵(搅拌器)盐析流动研究现状第16页
        1.3.2 汽轮机盐析流动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3 离心压缩机内盐析流动研究现状第17页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湿气离心压缩机盐析流动理论基础第19-36页
    2.1 离心压缩机叶轮内部流动理论第19-22页
        2.1.1 运动参考系第19-20页
        2.1.2 动参考系下的基本控制方程第20-21页
        2.1.3 湍流理论及控制方程第21-22页
    2.2 气液两相流理论第22-26页
        2.2.1 两相流研究方法第22-24页
        2.2.2 离散相模型理论第24-26页
    2.3 叶轮流道内液滴的运动行为第26-34页
        2.3.1 二元破碎模型第27-29页
        2.3.2 碰撞和聚并模型第29-31页
        2.3.3 欧拉壁面液膜理论第31-34页
    2.4 液滴蒸发理论第34-35页
        2.4.1 热量传递基本模型第34页
        2.4.2 质量传递基本模型第34-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离心压缩机叶轮内部流场数值研究第36-51页
    3.1 Eckardt.D叶轮实验简介第36-37页
    3.2 Eckardt叶轮基本参数及三维造型第37-38页
        3.2.1 Eckardt叶轮基本参数第37-38页
        3.2.2 Eckardt叶轮三维造型第38页
    3.3 周期性边界条件计算域第38-40页
        3.3.1 周期性边界条件简介第38-39页
        3.3.2 网格划分及无关性检验第39-40页
    3.4 数值计算方法第40页
    3.5 数值计算验证第40-44页
        3.5.1 Eckardt.D实验条件第40-41页
        3.5.2 叶轮总体性能对比第41-42页
        3.5.3 子午速度对比第42-43页
        3.5.4 二次流分布对比第43-44页
        3.5.5 机匣静压分布对比第44页
    3.6 叶轮内部流动特性及流场结构第44-49页
        3.6.1 Eckardt叶轮内部流动特性分析第45-46页
        3.6.2 不同工况叶轮内部压力、温度分布第46-48页
        3.6.3 叶片附近温度分布规律第48-49页
    3.7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湿气离心压缩机内部盐析流动特性研究第51-76页
    4.1 液滴气化问题的UDF第51-53页
        4.1.1 Stefan流修正第51-52页
        4.1.2 UDF的实现第52-53页
    4.2 数值计算结果第53-73页
        4.2.1 数值计算模型验证第53-59页
        4.2.2 叶轮流道内液滴的运动及分布特点第59-63页
        4.2.3 叶轮流道内液滴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第63-69页
        4.2.4 离心叶轮内液膜的形成与特点第69-73页
    4.3 实际工况下盐析机理分析及防结盐措施第73-74页
        4.3.1 盐析机理分析第73-74页
        4.3.2 预防结盐措施第74页
    4.4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第76-78页
    5.1 研究结论第76-77页
    5.2 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含水油田水驱聚驱后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及提高采收率对策
下一篇: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多孔介质单相流和两相流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