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文化:一种内驱福利制度的力量--兼论转型期中国特色福利文化的建构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7页 |
| 一、研究前提 | 第7-15页 |
| (一) 选题缘起 | 第7-8页 |
| (二) 研究述评 | 第8-13页 |
| (三)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二、福利文化及其对福利制度的影响 | 第15-26页 |
| (一) 福利文化的含义 | 第15-16页 |
| (二) 福利文化的生成及表现 | 第16-20页 |
| (三) 福利文化是福利制度的内驱力 | 第20-26页 |
| 三、中西福利文化的差异 | 第26-38页 |
| (一) 中西福利文化的历史演进 | 第26-30页 |
| (二) 中西福利文化的基本差异 | 第30-34页 |
| (三) 福利文化内驱下的中西福利制度 | 第34-38页 |
| 四、转型期中国福利文化的困境 | 第38-45页 |
| (一) 价值取向模糊 | 第38-41页 |
| (二) 理念不清晰 | 第41-43页 |
| (三) 多元文化冲突 | 第43-45页 |
| 五、转型期中国特色福利文化的建构 | 第45-53页 |
| (一) 价值层面:树立公平和慈善取向 | 第45-47页 |
| (二) 理念层面:明确主体和客体责任 | 第47-49页 |
| (三) 内容层面:协调和整合多元文化 | 第49-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