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性辩护效果研究
内容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14-21页 |
第一节 程序性辩护的出现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程序性辩护有名无实之矛盾 | 第15-19页 |
一、审辩冲突的案例引入 | 第15-16页 |
二、程序性辩护的理论与制度现状 | 第16-19页 |
小结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程序性辩护的效果分析 | 第21-40页 |
第一节 程序性辩护的应然效果 | 第21-26页 |
一、对当事人的效果 | 第21-23页 |
二、制度运行的效果 | 第23-26页 |
第二节 程序性辩护的实然效果 | 第26-35页 |
一、案例的引入 | 第26-29页 |
二、程序性辩护无效的具体表现 | 第29-33页 |
三、程序性辩护产生的新问题 | 第33-35页 |
第三节 程序性辩护新尝试的效果 | 第35-39页 |
一、“捆绑式”辩护 | 第35-36页 |
二、“黄金救援期” | 第36-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程序性辩护行之无效的原因分析 | 第40-50页 |
第一节 程序性辩护认识误区 | 第40-41页 |
一、程序性辩护的价值取向 | 第40-41页 |
二、辩护的目的与要求 | 第41页 |
第二节 程序性辩护行之无效的制度原因 | 第41-46页 |
一、程序性辩护的提出 | 第42页 |
二、程序性辩护的证明 | 第42-44页 |
三、程序性辩护的裁决 | 第44-45页 |
四、程序性辩护的救济 | 第45-46页 |
第三节 程序性辩护行之无效的司法原因 | 第46-48页 |
一、侦查机关难以避免程序性违法行为 | 第46-47页 |
二、检察机关难以纠正程序性违法行为 | 第47页 |
三、审判机关难以制裁程序性违法行为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