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Ⅳ族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钛副族(ⅣB族)元素的无机化合物论文

基于多巴胺的Ag掺杂TiO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32页
    1.1 抗菌材料的分类第17-18页
        1.1.1 天然抗菌剂第17页
        1.1.2 有机抗菌剂第17-18页
        1.1.3 无机抗菌剂第18页
    1.2 TiO_2抗菌材料的研究状况第18-22页
        1.2.1 TiO_2的性质及微观结构第18-19页
        1.2.2 TiO_2光催化抗菌原理第19-20页
        1.2.3 纳米TiO_2的制备方法第20-21页
        1.2.4 纳米TiO_2的改进方法第21-22页
    1.3 银系抗菌剂第22-25页
        1.3.1 银离子第22-23页
        1.3.2 银纳米粒子第23-24页
        1.3.3 银纳米粒子的合成第24-25页
    1.4 Ag掺杂TiO_2抗菌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制备方法第25-27页
    1.5 多巴胺第27-30页
        1.5.1 多巴胺改性技术第27-28页
        1.5.2 多巴胺自聚合-粘附机理第28-29页
        1.5.3 表面还原沉积金属和螯合金属氧化物第29-30页
    1.6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第30-32页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0-31页
        1.6.2 主要研究内容第31-32页
第二章 基于多巴胺的滤纸模板法Ag掺杂TiO_2纳米颗粒的构建及表征第32-44页
    2.1 引言第32页
    2.2 实验第32-34页
        2.2.1 试剂和材料第32-33页
        2.2.2 实验仪器第33页
        2.2.3 实验步骤第33-34页
    2.3 表征第34-35页
        2.3.1 场发射扫描电镜(SEM)观测材料表面形貌第34页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34页
        2.3.3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分析第34-35页
        2.3.4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35页
        2.3.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35页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第35页
        2.3.7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Ag的含量第35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5-43页
        2.4.1 XRD分析第35-36页
        2.4.2 SEM表面形貌第36-38页
        2.4.3 TEM第38-39页
        2.4.4 UV-vis光谱分析第39-40页
        2.4.5 FT-IR分析第40-41页
        2.4.6 XPS分析第41-43页
    2.5 小结第43-44页
第三章 基于多巴胺的滤纸模板法制备的Ag掺杂Ti02的抗菌性能测试及分析第44-51页
    3.1 引言第44页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44-46页
        3.2.1 试剂和材料第44-45页
        3.2.2 实验仪器第45页
        3.2.3 溶液配制第45-46页
    3.3 实验内容第46页
        3.3.1 大肠杆菌菌悬液的培养第46页
        3.3.2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第46页
        3.3.3 抗菌实验第46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6-49页
        3.4.1 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第46-47页
        3.4.2 抗菌性能测试第47-49页
    3.5 小结第49-51页
第四章 基于多巴胺的Ag掺杂TiO_2纳米粒子改性玻璃的构建及表征第51-64页
    4.1 引言第51页
    4.2 实验第51-53页
        4.2.1 试剂和材料第51-52页
        4.2.2 实验仪器第52页
        4.2.3 实验步骤第52-53页
    4.3 表征第53-54页
        4.3.1 静态水接触角第53页
        4.3.2 UV-vis光谱分析第53页
        4.3.3 扫描电镜(SEM)形貌第53-54页
        4.3.4 XPS表面元素分析第54页
        4.3.5 XRD分析第54页
        4.3.6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Ag的密度第54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54-63页
        4.4.1 静态水接触角第54-55页
        4.4.2 UV-vis光谱分析第55-56页
        4.4.3 改性前后玻璃表面形貌第56-58页
        4.4.4 XPS表面元素分析第58-61页
        4.4.5 XRD分析第61页
        4.4.6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测定Ag含量第61-63页
    4.5 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基于多巴胺的Ag掺杂Ti02纳米颗粒改性玻璃的抗菌性能测试及分析第64-72页
    5.1 引言第64页
    5.2 实验材料和仪器第64-65页
        5.2.1 试剂和材料第64-65页
        5.2.2 实验仪器第65页
        5.2.3 溶液配制第65页
    5.3 实验内容第65-67页
        5.3.1 大肠杆菌菌悬液的培养第65页
        5.3.2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第65页
        5.3.3 平板菌落计数法考察改性前后玻璃的抗菌性能及抗菌持久性第65-66页
        5.3.4 Ag浓度对抗菌性能的影响第66页
        5.3.5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改性后玻璃表面菌的存活状态第66-67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67-71页
        5.4.1 活菌计数第67-68页
        5.4.2 Ag浓度对抗菌性能的影响第68-69页
        5.4.3 CLSM观察改性玻璃表面细菌活性第69-70页
        5.4.4 Ag掺杂Ti02改性玻璃(G-Ag/Ti02)表面的抗菌机理第70-71页
    5.5 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6.1 结论第72-73页
    6.2 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5页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第85-86页
致谢第86-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偶氮苯咪唑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于制备不同体系的多重响应复合材料
下一篇:有机涂层保护性的电化学加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