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4页 |
1.1.1 天然气水合物概述 | 第10-12页 |
1.1.2 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2 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1.2.1 降压法开采及热激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2 降压联合井壁加热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2页 |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天然气水合物分解过程计算模型建立 | 第22-34页 |
2.1 降压联合井壁加热开采数值模拟过程 | 第22-29页 |
2.1.1 模拟软件Tough+Hydrate介绍 | 第22-23页 |
2.1.2 物理模型 | 第23页 |
2.1.3 水合物分解过程数学模型 | 第23-28页 |
2.1.4 物性参数 | 第28-29页 |
2.1.5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 第29页 |
2.2 网格无关性验证及网格划分 | 第29-32页 |
2.2.1 数学模型验证 | 第29-30页 |
2.2.2 网格无关性分析 | 第30-31页 |
2.2.3 网格划分 | 第31-3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3章 相同壁温下降压压力对水合物分解过程的影响 | 第34-52页 |
3.1 不同降压压力下水合物分解产气特性研究 | 第34-41页 |
3.1.1 井口产气速率 | 第34-36页 |
3.1.2 井口累计产气、自由气及总分解产气 | 第36-38页 |
3.1.3 反应釜内残留水合物含量变化 | 第38-39页 |
3.1.4 气水比 | 第39-41页 |
3.2 不同降压压力下水合物分解机理研究 | 第41-50页 |
3.2.1 不同时刻下水合物特征参数的空间分布 | 第41-45页 |
3.2.2 不同降压压力下水合物特征参数的对比 | 第45-5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相同井口压力下井壁温度对水合物分解过程的影响 | 第52-70页 |
4.1 不同井壁温度下水合物分解过程参数演化 | 第52-59页 |
4.1.1 井口产气速率 | 第53-54页 |
4.1.2 井口累计产气、自由气及总分解产气 | 第54-56页 |
4.1.3 反应釜内残留水合物含量变化 | 第56-58页 |
4.1.4 气水比 | 第58-59页 |
4.2 不同井壁温度下水合物分解过程特征参数空间分布对比 | 第59-68页 |
4.2.1 不同时刻下反应釜内水合物特征参数的空间分布 | 第59-64页 |
4.2.2 不同井壁温度下反应釜内水合物特征参数的空间分布 | 第64-6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5章 不同储层渗透率对水合物分解过程的影响 | 第70-80页 |
5.1 不同储层渗透率下水合物分解过程参数演化 | 第70-75页 |
5.1.1 井口产气速率变化 | 第70-72页 |
5.1.2 井口累计产气、自由气及总分解产气 | 第72-73页 |
5.1.3 反应釜内残留水合物含量变化 | 第73-74页 |
5.1.4 气水比 | 第74-75页 |
5.2 不同储层渗透率下水合物分解过程特征参数空间分布对比 | 第75-79页 |
5.2.1 反应釜内压力和温度空间分布的对比 | 第75-77页 |
5.2.2 反应釜内水合物相、液相和气相饱和度空间分布的对比 | 第77-7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