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4-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1 绪论 | 第9-18页 |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5页 | 
| 1.2.1 半固定破碎站半连续工艺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2.2 自移式破碎机半连续工艺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2 白音华二号露天矿现状分析与三维地质模型建立 | 第18-27页 | 
| 2.1 开采条件及开采工艺 | 第18-20页 | 
| 2.2 开采现状分析 | 第20-23页 | 
| 2.3 三维地质模型建立 | 第23-26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3 半固定破碎站移设方案研究 | 第27-47页 | 
| 3.1 破碎站首次移设时间及平面位置确定 | 第27-32页 | 
| 3.1.1 首次移设时间确定 | 第27-29页 | 
| 3.1.2 首次移设平面位置确定 | 第29-32页 | 
| 3.2 破碎站移设步距优化 | 第32-37页 | 
| 3.2.1 移设步距优化方法 | 第32-34页 | 
| 3.2.2 移设步距优化模型建立 | 第34-36页 | 
| 3.2.3 破碎站合理移设步距确定 | 第36-37页 | 
| 3.2.4 破碎站移设次数确定 | 第37页 | 
| 3.2.5 破碎站二次移设平面位置确定 | 第37页 | 
| 3.3 破碎站布设水平优化 | 第37-46页 | 
| 3.3.1 布设水平影响因素 | 第37-40页 | 
| 3.3.2 布设水平优化模型建立 | 第40-42页 | 
| 3.3.3 破碎站首次移设布设水平优化 | 第42-44页 | 
| 3.3.4 破碎站二次移设布设水平优化 | 第44-46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4 采煤自移式破碎机半连续系统电铲与破碎机作业方式研究 | 第47-57页 | 
| 4.1 电铲与自移式破碎机布置方式分析 | 第47-51页 | 
| 4.1.1 电铲与自移式破碎机布置方式 | 第47-50页 | 
| 4.1.2 电铲与自移式破碎机沿倾向布置适用条件确定 | 第50-51页 | 
| 4.2 自移式破碎机半连续系统作业方式分析 | 第51-53页 | 
| 4.3 电铲与破碎机作业方式调整 | 第53-56页 | 
| 4.3.1 作业方式调整方案提出 | 第53-54页 | 
| 4.3.2 调整方案比选 | 第54-56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5 剥离半连续工艺系统布置方案研究 | 第57-72页 | 
| 5.1 剥离半连续工艺系统能力分析 | 第57-59页 | 
| 5.2 剥离半连续系统胶带布置方案分析 | 第59-62页 | 
| 5.3 剥离半连续工艺系统布置方案改造 | 第62-71页 | 
| 5.3.1 改造方案提出 | 第62-64页 | 
| 5.3.2 改造方案技术经济评价 | 第64-71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2-73页 | 
| 6.1 结论 | 第72页 | 
| 6.2 展望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作者简历 | 第76-78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