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1-19页 |
第一节 艾朗诺与《美的焦虑:北宋士大夫的审美思想与追求》 | 第11-15页 |
第二节 国内《美的焦虑》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第一章 艾朗诺论北宋文人群体之审美文化 | 第19-35页 |
第一节 审美文化理论探析及运用 | 第19-26页 |
一、审美及审美文化理论概述 | 第20-22页 |
二、审美文化理论在《美的焦虑》中的具体运用 | 第22-26页 |
第二节 北宋文人的身份内涵及其心态 | 第26-35页 |
一、北宋文人身份的新内涵 | 第26-31页 |
二、“焦虑”——审美文化转型中的文人心态 | 第31-35页 |
第二章 艾朗诺论北宋文人的审美新领域 | 第35-75页 |
第一节 艺术品收藏与艺术鉴赏 | 第35-47页 |
一、“集古”与审美愉悦 | 第35-42页 |
二、“寓意于物”与新的收藏风尚 | 第42-47页 |
第二节 文人创作的新实践——诗话 | 第47-57页 |
一、诗话与笔记小说关系探析 | 第47-51页 |
二、《六一诗话》的新尝试 | 第51-54页 |
三、对诗歌艺术的讨论 | 第54-57页 |
第三节 花谱创作与审美新变 | 第57-65页 |
一、艾朗诺对《洛阳牡丹记》的解读 | 第58-63页 |
二、审美领域的新开拓 | 第63-65页 |
第四节 对词审美态度的转变 | 第65-75页 |
一、词体改造与其地位的提升 | 第65-69页 |
二、男性叙述视角的建立 | 第69-72页 |
三、宋词审美风貌的新变 | 第72-75页 |
第三章 艾朗诺论北宋审美文化的转型 | 第75-94页 |
第一节 “去经典化”与审美倾向的转变 | 第75-82页 |
一、经典的缺失与审美新导向 | 第76-79页 |
二、个体意识与“尚意”的审美倾向 | 第79-82页 |
第二节 对审美趣味的重新定义 | 第82-88页 |
一、社会文化变迁与审美趣味新变 | 第82-85页 |
二、“雅俗共赏”的审美观念 | 第85-88页 |
第三节 “重文尚雅”与审美文化的转型 | 第88-94页 |
一、崇尚精致文雅的审美新潮流 | 第88-91页 |
二、“唐宋变革”与审美文化转型 | 第91-94页 |
结语 | 第94-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3页 |
后记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