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时期美国共产党的政治策略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导论 | 第8-15页 |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 1.选题的背景 | 第8-10页 |
| 2.选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三)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一、美国共产党发展历程概述 | 第15-19页 |
| (一) 美国共产党的成立 | 第15-16页 |
| 1.社会党的分裂 | 第15页 |
| 2.美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 第15-16页 |
| 3.美国共产党成立的根本原因 | 第16页 |
| (二) 美国共产党发展的几个阶段 | 第16-18页 |
| 1.1919-1929年,初步探索 | 第16-17页 |
| 2.1929-1943年,机遇与挑战并存 | 第17-18页 |
| 3.1943-1990年代,走向衰落 | 第18页 |
| (三) 美国共产党的现状 | 第18-19页 |
| 二、大萧条时期美国共产党的政治策略 | 第19-32页 |
| (一) 大萧条时期美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思想 | 第19-22页 |
| 1.美国共产党的社会主义思想 | 第19-20页 |
| 2.福斯特的社会主义思想 | 第20-22页 |
| (二) 美国共产党的内外政策 | 第22-24页 |
| 1.美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分析 | 第22-24页 |
| 2.美国共产党的国内外政策 | 第24页 |
| (三) 美国共产党的政治措施 | 第24-32页 |
| 1.美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 | 第24-25页 |
| 2.组织工会运动 | 第25-27页 |
| 3.组织黑人运动 | 第27-29页 |
| 4.失业理事会和全国“津贴进军” | 第29-32页 |
| 三、大萧条时期美国共产党发展曲折的原因 | 第32-40页 |
| (一) 美国的恐赤传统 | 第32-34页 |
| 1.美国的反俄传统 | 第32-33页 |
| 2.布列斯特和约 | 第33页 |
| 3.红色恐惧 | 第33-34页 |
| (二) 美国的政治制度对美国共产党发展的制约 | 第34-35页 |
| 1.美国的两党制 | 第34-35页 |
| 2.美国的宪政结构及联邦制 | 第35页 |
| (三) 美国经济制度对美国共产党发展的制约 | 第35-37页 |
| 1.得天独厚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条件 | 第35-36页 |
| 2.罗斯福新政 | 第36-37页 |
| (四) 美国的文化传统对美国共产党发展的制约 | 第37页 |
| 1.美国的例外论 | 第37页 |
| 2.个人财产观念 | 第37页 |
| 3.没有封建主义 | 第37页 |
| (五) 美国共产党自身的缺陷 | 第37-40页 |
| 1.理论上教条固化 | 第37-38页 |
| 2.右倾主义 | 第38-40页 |
| 四、大萧条时期美国共产党的政治策略的影响 | 第40-44页 |
| (一) 对领导工人、工会运动的影响 | 第40-41页 |
| 1.大萧条时期美国共产党的工人、工会运动 | 第40页 |
| 2.调整工人及工会运动的政策 | 第40-41页 |
| (二) 对获得政权方式的影响 | 第41-42页 |
| 1.大萧条时期美国共产党获得政权的方式 | 第41-42页 |
| 2.现今美国共产党获得政权的方式 | 第42页 |
| (三) 对黑人政策的影响 | 第42-44页 |
| 1.大萧条时期美国共产党的黑人政策 | 第42-43页 |
| 2.现今美国共产党的黑人政策 | 第43-44页 |
| 结语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后记 | 第49-5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