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数字化插画的本土化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数字化美术成为一种主流的传播媒介 | 第11页 |
·现代化数字插画成为一种未来的发展趋 | 第11-12页 |
·中国现代数字化插画存在的实际问题 | 第12-13页 |
·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流程与论文框架 | 第14-15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现代数字化插画的界定 | 第17-25页 |
·现代数字化插画的界定 | 第17页 |
·数字化插画与“传统”插画 | 第17-19页 |
·现代数字化插画的特征 | 第17-19页 |
·数字插画的社会审美基础—大众审美的数字化 | 第19-20页 |
·大众审美数字化的起因 | 第19页 |
·大众审美数字化的表现 | 第19-20页 |
·数字化插画的风格 | 第20-23页 |
·现代数字化插画的社会地位 | 第23-25页 |
第3章 现代数字化插画的国内外现状 | 第25-29页 |
·国外现代数字化插画的发展现况 | 第25-26页 |
·中国现代数字化插画的现状分析 | 第26-29页 |
·中国现代数字化插画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中国现代数字化插画的发展需求 | 第27-29页 |
第4章 中国本土美术的创作特点和审美意蕴 | 第29-45页 |
·本土美术的界定 | 第29页 |
·本土美术创作的审美特点 | 第29-31页 |
·质朴与纯情 | 第29-30页 |
·天真与浪漫 | 第30-31页 |
·中国本土美术的审美意蕴 | 第31-40页 |
·神秘与直白 | 第31-32页 |
·稚拙与成熟 | 第32-33页 |
·粗狂与细腻 | 第33-35页 |
·夸张与写实 | 第35-37页 |
·强烈与恬淡 | 第37-38页 |
·简洁与繁复 | 第38-39页 |
·诙谐与庄重 | 第39-40页 |
·中国本土美术的色彩特征 | 第40-41页 |
·中国本土美术色彩的象征性 | 第40-41页 |
·中国本土美术色彩的装饰性 | 第41页 |
·中国本土美术的造型特征 | 第41-45页 |
·抽象式造型特征 | 第42-43页 |
·联想象征式造型特征 | 第43页 |
·组合渗透式造型特征 | 第43-45页 |
第5章 中国本土美术对现代数字化插画创作的启示 | 第45-53页 |
·中国本土美术色彩对现代数字化插画创作的启示 | 第45-47页 |
·装饰性色彩对现代数字化插画创作的启示 | 第45-46页 |
·象征性色彩对现代数字化插画创作的启示 | 第46-47页 |
·本土美术造型方法对现代数字化插画创作的启示 | 第47-53页 |
·主题形象展开造型法对现代数字化插画创作的启示 | 第47-48页 |
·深入物象内部造型法对现代数字化插画创作的启示 | 第48-49页 |
·非静止物象造型法对现代数字化插画创作的启示 | 第49-50页 |
·时空综合造型法对现代数字化插画创作的启示 | 第50-51页 |
·适形造型法对现代数字化插画创作的启示 | 第51-53页 |
第6章 中国本土美术在现代数字化插画中的运用 | 第53-61页 |
·中国本土美术的色彩在现代数字化插画中的运用 | 第53-55页 |
·中国本土美术造型在现代数字化插画中的运用 | 第55页 |
·中国本土美术在现代数字化插画的实践 | 第55-60页 |
·数字化插画作品分析 | 第56-60页 |
·本土美术的数字化保护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