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的思路和基本框架 | 第15-16页 |
1.3.1 研究的思路 | 第15-16页 |
1.3.2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16页 |
1.4 研究的方法 | 第16-17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16页 |
1.4.2 比较分析法 | 第16-17页 |
1.4.3.实证分析法 | 第17页 |
1.4.4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法 | 第17页 |
1.4.5 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结合法 | 第17页 |
1.5 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小结 | 第18-19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原则 | 第19-23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1.1 税源 | 第19页 |
2.1.2 税源建设 | 第19-20页 |
2.2 加强税源建设应该坚持的原则 | 第20-22页 |
2.2.1 科学原则 | 第20页 |
2.2.2 法治原则 | 第20-21页 |
2.2.3 绿色原则 | 第21页 |
2.2.4 差异原则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临沂市与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五市情况比较 | 第23-29页 |
3.1 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基本情况 | 第23-24页 |
3.2 临沂市与西部经济隆起带五市的比较优势及经验借鉴分析 | 第24-27页 |
3.2.1 临沂市税源建设的比较优势 | 第24-26页 |
3.2.2 西部经济隆起带五市的经验借鉴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9页 |
第4章 临沂市“十二五”期间税源状况及存在问题分析 | 第29-40页 |
4.1 临沂市基本情况 | 第29页 |
4.2 临沂市税源的整体分析 | 第29-31页 |
4.2.1 临沂市税源总量情况的分析 | 第29-30页 |
4.2.2 临沂市宏观税负和弹性系数指标情况分析 | 第30-31页 |
4.3 临沂市税源的结构分析 | 第31-36页 |
4.3.1 税种结构分析 | 第31-32页 |
4.3.2 产业结构分析 | 第32-33页 |
4.3.3 所有制情况分析 | 第33-34页 |
4.3.4 区域税收情况分析 | 第34-35页 |
4.3.5 重点税源情况分析 | 第35-36页 |
4.4 临沂市税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第36-39页 |
4.4.1 单位税收贡献相对低,经济税源质量有待提高 | 第36-37页 |
4.4.2 新兴产业尚需加快发展,内部结构层次有待提升 | 第37-38页 |
4.4.3 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整体实力有待提升 | 第38页 |
4.4.4 大中型企业税收贡献相对低,企业竞争力有待提升 | 第38-39页 |
4.4.5 区域间税收发展仍不均衡,县区产业结构单一 | 第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5章 加强临沂市税源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第40-45页 |
5.1 用好创新创业两大引擎,推进特色行业发展 | 第40-41页 |
5.2 优化多元发展机制,推动创业创新 | 第41-42页 |
5.3 培育新型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产业集群 | 第42页 |
5.4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 第42-43页 |
5.5 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助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4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