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多重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在高层结构减振中的耗能与最优参数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本文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2 调谐质量阻尼器在国内外应用的现状第10-13页
    1.3 调谐质量阻尼器(TMD)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4 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5 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P-TMD)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页
    1.7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多重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的控制理论第19-29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P-TMD的减振原理第19-20页
    2.3 MP-TMD的减振原理第20-22页
    2.4 改进的碰撞力模型第22-25页
    2.5 P-TMD与MP-TMD阻尼器参数确定方法第25-29页
        2.5.1 P-TMD阻尼器参数确定方法第25-26页
        2.5.2 MP-TMD阻尼器参数的确定方法第26-29页
第三章 高层框架减振控制的数值模拟分析第29-57页
    3.1 算例简介第29-30页
    3.2 结构的动力特性的计算第30-33页
    3.3 Matlab动态仿真系统介绍第33-35页
    3.4 阻尼器布置及具体参数计算第35-36页
        3.4.1 P-TMD的布置及参数计算第35页
        3.4.2 MP-TMD的布置及具体参数计算第35-36页
    3.5 地震波作用下结构的响应分析第36-50页
        3.5.1 MP-TMD系统控制方法的确定第37-43页
        3.5.2 El Centro波作用下的响应分析第43-46页
        3.5.3 TJ波作用下的响应分析第46-50页
    3.6 MP-TMD的参数影响规律研究第50-55页
        3.6.1 中心频率比的影响规律第51-52页
        3.6.2 总质量比的影响规律第52-53页
        3.6.3 P-TMD个数的影响规律第53-54页
        3.6.4 频带宽度对MP-TMD系统减振效果的影响第54-55页
    3.7 MP-TMD系统最优参数设计步骤第55页
    3.8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四章 框架结构的振动台试验方案第57-69页
    4.1 引言第57页
    4.2 试验模型概况第57-62页
        4.2.1 试验框架的确定第57-58页
        4.2.2 阻尼器模型的制作及连接方式的介绍第58-62页
    4.3 试验仪器系统的介绍第62-64页
    4.4 数据采集系统介绍与测点布置第64-66页
        4.4.1 加速度传感器的布置第64-65页
        4.4.2 位移传感器的布置第65页
        4.4.3 数据采集系统第65-66页
    4.5 地震波的选取第66-67页
    4.6 试验加载方案介绍第67-69页
第五章 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结果分析第69-90页
    5.1 框架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第69-70页
    5.2 MP-TMD系统的控制策略及相关参数初值的确定第70-71页
    5.3 正弦波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分析第71-74页
        5.3.1 不同频率的正弦波作用对无控框架的影响第71-72页
        5.3.2 不同摆长减振效果分析第72-73页
        5.3.3 正弦波激励下的时程分析第73-74页
    5.4 地震波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分析第74-81页
        5.4.1 天津波第75-77页
        5.4.2 El Centro波第77-79页
        5.4.3 人工波第79-81页
    5.5 阻尼器参数影响规律研究第81-88页
        5.5.1 P-TMD个数的影响分析第82-84页
        5.5.2 总质量比u的影响分析第84-86页
        5.5.3 碰撞间隙gap的影响分析第86-88页
    5.6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结论与展望第90-93页
    一、结论第90-92页
    二、展望第92-93页
参考文献第93-97页
致谢第97-98页
个人简介第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系统哲学的制造企业生产物流系统优化研究
下一篇:房地产建设项目的目标成本管理效果研究--以M项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