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通风、除尘、空气净化、除湿论文--自然通风论文

基于数值模拟的室内自然通风污染物浓度变化过程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自然通风策略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1.2.2 室内污染物浓度分布的研究进展第12-14页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自然通风与室内污染物浓度分布的研究基础第16-28页
    2.1 自然通风原理第16-19页
        2.1.1 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第16-18页
        2.1.2 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第18-19页
        2.1.3 风压与热压共同作用下的自然通风第19页
    2.2 室内污染物浓度模型第19-22页
        2.2.1 离散相模型第19-20页
        2.2.2 多相流模型第20-22页
    2.3 室内气体流动的控制方程第22-26页
        2.3.1 室内气流的基本控制方程第22-23页
        2.3.2 两方程模型第23-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模型建立第28-38页
    3.1 沈阳地区概况及通风潜力分析第28-31页
        3.1.1 建筑与能源概况第28-29页
        3.1.2 气象概况第29-30页
        3.1.3 建筑所在地自然通风应用潜力分析第30-31页
    3.2 污染物的确定第31-32页
    3.3 模型建立及计算参数的设置第32-34页
    3.4 自然通风及污染物初始条件第34-36页
        3.4.1 自然通风的初始条件第34页
        3.4.2 二氧化碳数值模拟的初始条件第34-35页
        3.4.3 PM2.5数值模拟的初始条件第35-36页
    3.5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四章 自然通风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场的数值模拟第38-62页
    4.1 边界条件的设定第38-39页
    4.2 窗户关闭后模拟结果分析第39-44页
    4.3 依靠热压自然通风二氧化碳浓度场模拟结果分析第44-51页
    4.4 依靠风压自然通风二氧化碳浓度场模拟结果分析第51-57页
    4.5 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场变化规律分析第57-60页
    4.6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自然通风下室内PM2.5浓度场的数值模拟第62-82页
    5.1 基于室内外耦合的室内污染物的模拟研究第62-69页
        5.1.1 室内外耦合模拟方法第62-63页
        5.1.2 模拟结果的分析第63-69页
    5.2 不同风速对室内PM2.5浓度的影响第69-73页
    5.3 背景浓度对室内PM2.5浓度的影响第73-80页
    5.4 住宅室内自然通风优化策略第80-81页
    5.5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六章 室内应用新风系统分析第82-94页
    6.1 新风系统及模型建立第83-85页
    6.2 应用新风系统时室内二氧化碳变化第85-87页
    6.3 应用新风系统时室内PM2.5变化第87-91页
    6.4 本章小结第91-94页
第七章 结论第94-96页
    7.1 总结第94-95页
    7.2 展望第95-96页
参考文献第96-100页
作者简介第100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0-102页
致谢第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的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模型研究
下一篇:大理州农业生态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