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3.1 梯子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3.2 人机工程学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梯的设计与人体测量 | 第19-27页 |
2.1 梯的分类及用途 | 第19-21页 |
2.1.1 按材料类型分类 | 第19-20页 |
2.1.2 按性质不同分类 | 第20-21页 |
2.2 梯的组成要素与常用设计参数 | 第21-22页 |
2.2.1 梯的组成要素 | 第21页 |
2.2.2 梯子设计的技术参数 | 第21-22页 |
2.3 人体测量数据分析 | 第22-23页 |
2.3.1 人体测量数据的种类 | 第22-23页 |
2.3.2 人体测量数据的统计处理 | 第23页 |
2.3.3 常用的人体测量数据 | 第23页 |
2.4 人体尺寸与梯尺寸的选用 | 第23-27页 |
2.4.1 人体尺寸的选用原则 | 第23-24页 |
2.4.2 人体尺寸的修正 | 第24-25页 |
2.4.3 人体尺寸与梯尺寸的关系 | 第25-27页 |
第3章 天井人梯的人机工程学设计原则分析 | 第27-38页 |
3.1 天井人梯的相关概念 | 第27-28页 |
3.2 天井人梯的应用现状调查及其不足之处 | 第28-33页 |
3.2.1 天井人梯的现场应用现状调查 | 第28-32页 |
3.2.2 天井人梯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32-33页 |
3.3 人机工程学概述 | 第33-36页 |
3.3.1 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 第33页 |
3.3.2 人机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33-35页 |
3.3.3 人机工程学在矿山机械中的相关应用 | 第35-36页 |
3.4 天井人梯的人机工程学设计原则与内容 | 第36-38页 |
3.4.1 天井人梯的人机工程学设计原则 | 第36页 |
3.4.2 天井人梯的人机工程学设计内容 | 第36-38页 |
第4章 天井人梯的人机工程学设计研究 | 第38-57页 |
4.1 梯子尺寸的设计研究 | 第38-41页 |
4.1.1 梯子宽度 | 第38-40页 |
4.1.2 梯子坡度 | 第40-41页 |
4.1.3 梯子长度 | 第41页 |
4.2 休息平台的设计研究 | 第41-46页 |
4.2.1 休息平台空间尺寸的设计 | 第41-45页 |
4.2.2 休息平台结构用材的设计 | 第45-46页 |
4.3 踏板尺寸的设计研究 | 第46-51页 |
4.3.1 踏板宽度 | 第46-48页 |
4.3.2 踏板形状 | 第48-50页 |
4.3.3 踏板间距 | 第50-51页 |
4.4 扶手与防滑条的设计研究 | 第51-54页 |
4.4.1 扶手(防护栏杆) | 第51-54页 |
4.4.2 防滑条 | 第54页 |
4.5 支撑连接构件的设计研究 | 第54-57页 |
4.5.1 梯梁 | 第54-55页 |
4.5.2 平台横梁 | 第55-56页 |
4.5.3 连接构件 | 第56-57页 |
第5章 基于人机工程学设计的天井人梯力学验算 | 第57-65页 |
5.1 天井人梯设计荷载的相关要求 | 第57页 |
5.2 天井人梯主要受力部件的力学验算 | 第57-63页 |
5.2.1 梯子(踏板) | 第57-60页 |
5.2.2 扶手 | 第60-61页 |
5.2.3 平台板 | 第61-62页 |
5.2.4 平台梁 | 第62-63页 |
5.3 天井人梯的安全管理建议 | 第63-65页 |
第6章 天井人梯人机工程学设计模型的构建 | 第65-75页 |
6.1 Rhino建模软件简介 | 第65-66页 |
6.1.1 Rhino建模的优势 | 第65-66页 |
6.1.2 Rhino的应用 | 第66页 |
6.2 基于Rhino的天井人梯建模步骤分析 | 第66-71页 |
6.2.1 梯子模型的构建 | 第66-68页 |
6.2.2 扶手模型的构建 | 第68-69页 |
6.2.3 墙体与休息平台模型的构建 | 第69-71页 |
6.3 天井人梯人机工程学设计模型的构建 | 第71-75页 |
6.3.1 天井人梯各组件模型的整合 | 第71-72页 |
6.3.2 天井人梯人机工程学设计模型的渲染与展示 | 第72-75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7.1 结论 | 第75页 |
7.2 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