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选题的科学意义与应用前景 | 第9-10页 |
·选题的科学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应用前景 | 第10页 |
·超塑性定义及金属超塑性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超塑性分类及影响因素 | 第11-13页 |
·超塑性分类 | 第11-12页 |
·超塑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2-13页 |
·Zn-22Al合金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 第13-1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4-16页 |
2 耗能减震结构体系的概念与原理 | 第16-21页 |
·耗能减震原理及分类 | 第16-18页 |
·耗能减震原理 | 第16-17页 |
·耗能减震装置的分类 | 第17-18页 |
·金属耗能的特性及减震原理 | 第18-20页 |
·金属耗能器的应用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3 不同加工工艺Zn-22Al合金的拉伸性能研究 | 第21-49页 |
·引言 | 第21-22页 |
·实验设备和仪器 | 第22-23页 |
·实验所用的材料制备 | 第23-24页 |
·试件尺寸 | 第24页 |
·材料拉伸性能测试 | 第24-42页 |
·不同加工工艺Zn-22Al合金的拉伸标称应力-标称应变关系 | 第25-30页 |
·不同加工工艺下Zn-22Al合金的真应力-真应变关系 | 第30-34页 |
·不同加工工艺下Zn-22Al合金断后延伸率 | 第34-37页 |
·不同加工工艺下Zn-22Al合金拉伸的流变应力 | 第37-40页 |
·弹性模量及泊松比的测试 | 第40-42页 |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分析 | 第42-48页 |
·不同加工工艺下不同应变速率延伸率测试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不同加工工艺下不同应变速率超塑性性能分析 | 第44页 |
·不同加工工艺下不同应变速率真应力-真应变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不同加工工艺下不同应变速率流变应力测试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Zn-22Al合金材料不同应变速率弹性模量测试结果分析 | 第46页 |
·不同加工工艺下不同应变速率抗拉强度测试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不同加工工艺下不同应变速率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测试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4 不同加工工艺Zn-22Al合金的压缩性能研究 | 第49-63页 |
·引言 | 第49页 |
·实验设备和仪器 | 第49-50页 |
·压缩性能测试 | 第50页 |
·实验过程 | 第50-59页 |
·试件尺寸的确定 | 第51页 |
·不同加工工艺下Zn-22Al合金的压缩应力-应变关系 | 第51-53页 |
·不同加工工艺下Zn-22Al合金的压缩真应力-真应变关系 | 第53-56页 |
·不同加工工艺下不同应变速率流变应力变化关系 | 第56-59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9-62页 |
·不同加工工艺下不同应变速率的压缩应力-应变分析结果 | 第59页 |
·不同加工工艺下不同应变速率的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结果分析 | 第59页 |
·不同加工工艺下不同应变速率Zn-22Al合金材料超塑性性能分析 | 第59-60页 |
·不同加工工艺下不同应变速率流变应力趋势分析 | 第60-61页 |
·不同加工工艺下不同应变速率非比例压缩强度的变化趋势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5 Zn-22Al合金阻尼器结构的减震时程分析 | 第63-90页 |
·计算模型概况 | 第64-65页 |
·框架结构的模态分析 | 第65-68页 |
·模态分析的必要性 | 第65-66页 |
·模态分析的结果 | 第66-68页 |
·模态分析结论 | 第68页 |
·地震波的选用及调整 | 第68-78页 |
·地震波的选用 | 第68-69页 |
·地震波的调整 | 第69-70页 |
·有限元分析采用的地震波 | 第70-71页 |
·恢复力模型 | 第71-72页 |
·ansys结构模型 | 第72-77页 |
·ansys求解设置 | 第77页 |
·ansys瞬态分析简介 | 第77-78页 |
·层层设置Zn-22Al合金阻尼器结构的减震效果分析 | 第78-88页 |
·多遇地震作用下减震效果分析 | 第78-82页 |
·罕遇地震作用下减震效果分析 | 第82-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6 隔层设置阻尼器结构的减震效果分析 | 第90-101页 |
·引言 | 第90页 |
·建立模型 | 第90-91页 |
·隔层设置阻尼器后框架结构的减震效果分析 | 第91-100页 |
·多遇地震作用下减震效果分析 | 第91-96页 |
·罕遇地震作用下减震效果分析 | 第96-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01-103页 |
·结论 | 第101-102页 |
·后续工作的展望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8页 |
附录 | 第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