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MV模型的中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量化比较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1.2.1 公共债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13-18页 |
1.2.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与风险特征 | 第18-21页 |
1.2.3 信用违约模型与政府债务风险预警 | 第21-24页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1.3.1 研究框架 | 第24-2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26-33页 |
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6-27页 |
2.2 财政联邦主义理论 | 第27-29页 |
2.3 预算软约束理论 | 第29-30页 |
2.4 财政风险理论 | 第30-33页 |
第3章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衡量指标构建 | 第33-39页 |
3.1 传统债务风险衡量指标 | 第33-34页 |
3.2 改进的KMV模型 | 第34-36页 |
3.3 债务偏离率指标的构建 | 第36-39页 |
第4章 中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量化与比较 | 第39-59页 |
4.1 美国加州政府的债务风险分析 | 第39-46页 |
4.1.1 美国州和地方政府债务 | 第39-43页 |
4.1.2 美国地方政府破产机制 | 第43-44页 |
4.1.3 美国加州政府濒临破产时的境况 | 第44-46页 |
4.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 | 第46-47页 |
4.3 中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测算与比较 | 第47-59页 |
4.3.1 美国加州政府债务偏离率的测算 | 第47-52页 |
4.3.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偏离率的测算 | 第52-56页 |
4.3.3 比较研究结果 | 第56-59页 |
第5章 政策建议 | 第59-63页 |
5.1 正确认识债务的经济作用 | 第59-60页 |
5.2 提高政府财政信息透明度 | 第60-61页 |
5.3 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能力 | 第61-62页 |
5.4 取消政府担保并硬化预算约束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