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元素在品牌形象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1 市场竞争激烈 | 第13页 |
1.1.2 消费者注意力稀缺 | 第13页 |
1.1.3 新媒介爆发式增长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4-15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1.4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16-19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品牌形象与感官元素的概述 | 第19-27页 |
2.1 品牌形象相关概念 | 第19-21页 |
2.1.1 品牌的内涵 | 第19页 |
2.1.2 品牌形象的内涵 | 第19-20页 |
2.1.3 品牌形象的特性 | 第20-21页 |
2.2 感官元素的相关概念 | 第21-23页 |
2.2.1 感官的概念 | 第21-22页 |
2.2.2 感官元素的界定 | 第22页 |
2.2.3 感官元素的特征 | 第22-23页 |
2.3 品牌多感官策略 | 第23-25页 |
2.3.1 多感官整合的内涵 | 第23-24页 |
2.3.2 联觉效应 | 第24-25页 |
2.3.3 品牌多感官策略的界定 | 第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感官元素的分类解析 | 第27-49页 |
3.1 视觉元素:塑造品牌的第一印象 | 第27-32页 |
3.1.1 视觉的形成 | 第27页 |
3.1.2 视觉元素的特点 | 第27-28页 |
3.1.3 视觉元素的表现形式 | 第28-31页 |
3.1.4 视觉与其他感官的互动 | 第31-32页 |
3.2 听觉元素:营造品牌氛围 | 第32-36页 |
3.2.1 听觉的形成 | 第32-33页 |
3.2.2 听觉元素的特点 | 第33页 |
3.2.3 听觉元素的表现形式 | 第33-35页 |
3.2.4 听觉与其他感官的互动 | 第35-36页 |
3.3 嗅觉元素: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 第36-40页 |
3.3.1 嗅觉的形成 | 第36页 |
3.3.2 嗅觉元素的特点 | 第36-37页 |
3.3.3 嗅觉元素的表现形式 | 第37-39页 |
3.3.4 嗅觉与其他感官的互动 | 第39-40页 |
3.4 味觉元素:增加品牌维度 | 第40-42页 |
3.4.1 味觉的形成 | 第40页 |
3.4.2 味觉元素的特点 | 第40-41页 |
3.4.3 味觉元素的表现形式 | 第41-42页 |
3.4.4 味觉与其他感官的互动 | 第42页 |
3.5 触觉元素:建立情感连接 | 第42-47页 |
3.5.1 触觉的形成 | 第42-43页 |
3.5.2 触觉元素的特点 | 第43-44页 |
3.5.3 触觉元素的表现形式 | 第44-46页 |
3.5.4 触觉与其他感官的互动 | 第46-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感官元素在品牌形象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 第49-63页 |
4.1 建立多感官品牌形象的目的 | 第49-53页 |
4.1.1 提升品牌附加值 | 第49-50页 |
4.1.2 建立品牌纽带 | 第50-51页 |
4.1.3 塑造品牌忠诚度 | 第51-53页 |
4.2 建立多感官品牌形象的方法 | 第53-59页 |
4.2.1 自审分析 | 第53-54页 |
4.2.2 打破品牌 | 第54-55页 |
4.2.3 感官梳理 | 第55-56页 |
4.2.4 媒介整合 | 第56-58页 |
4.2.5 检验评估 | 第58-59页 |
4.3 新加坡航空的多感官策略 | 第59-62页 |
4.3.1 视觉元素应用 | 第59-60页 |
4.3.2 听觉元素应用 | 第60页 |
4.3.3 嗅觉元素应用 | 第60页 |
4.3.4 味觉元素应用 | 第60页 |
4.3.5 触觉元素应用 | 第60-61页 |
4.3.6 新加坡航空多感官策略成功的原因 | 第61-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多感官品牌的未来及发展趋势 | 第63-69页 |
5.1 多感官策略的优势 | 第63-64页 |
5.1.1 为顾客营造仿真沉浸体验 | 第63页 |
5.1.2 使品牌传播更精准有效 | 第63页 |
5.1.3 为线下经济提供机会窗口 | 第63-64页 |
5.2 多感官策略的局限性 | 第64-65页 |
5.2.1 感官体验的反应误差 | 第64-65页 |
5.2.2 研发成本过高 | 第65页 |
5.3 多感官品牌发展趋势中的领先行业 | 第65-69页 |
5.3.1 汽车行业 | 第65-66页 |
5.3.2 医药行业 | 第66页 |
5.3.3 计算机行业 | 第66-6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