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18页 |
1.1 日本龟蜡蚧 | 第14页 |
1.2 昆虫内共生菌的多样性 | 第14-15页 |
1.3 昆虫内共生菌对寄主的作用 | 第15-16页 |
1.4 昆虫内共生菌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不同寄主日本龟蜡蚧内共生菌多样性分析 | 第18-40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18-20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18页 |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18页 |
2.1.3 日本龟蜡蚧虫体DNA提取 | 第18-19页 |
2.1.4 抗生素处理 | 第19页 |
2.1.5 测序分析内共生菌多样性 | 第19-20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0-36页 |
2.2.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第20页 |
2.2.2 不同寄主日本龟蜡蚧OTU分析 | 第20-21页 |
2.2.3 不同寄主日本龟蜡蚧物种分布柱状图 | 第21-27页 |
2.2.4 不同寄主日本龟蜡蚧Alpha多样性分析 | 第27-29页 |
2.2.5 不同寄主日本龟蜡蚧Beta多样性分析 | 第29-31页 |
2.2.6 不同寄主日本龟蜡蚧16S功能基因预测分析 | 第31-35页 |
2.2.7 日本龟蜡蚧内共生菌相关性分析 | 第35-36页 |
2.3 讨论 | 第36-40页 |
第三章 不同龄期日本龟蜡蚧内共生菌多样性分析 | 第40-56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40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40页 |
3.1.3 日本龟蜡蚧虫体DNA提取 | 第40页 |
3.1.4 抗生素处理 | 第40页 |
3.1.5 测序分析内共生菌多样性 | 第40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0-54页 |
3.2.1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 第40-41页 |
3.2.2 不同龄期日本龟蜡蚧OTU分析 | 第41-43页 |
3.2.3 不同龄期日本龟蜡蚧物种分布柱状图 | 第43-48页 |
3.2.4 不同龄期日本龟蜡蚧Alpha多样性分析 | 第48页 |
3.2.5 不同龄期日本龟蜡蚧Beta多样性分析 | 第48-50页 |
3.2.6 不同龄期日本龟蜡蚧16S功能基因预测分析 | 第50-52页 |
3.2.7 日本龟蜡蚧内共生菌相关性分析 | 第52-54页 |
3.3 讨论 | 第54-56页 |
第四章 日本龟蜡蚧内共生菌的变化对其营养代谢的影响 | 第56-64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6-58页 |
4.1.1 供试材料 | 第56页 |
4.1.2 仪器与试剂 | 第56页 |
4.1.3 日本龟蜡蚧的抗生素处理 | 第56页 |
4.1.4 日本龟蜡蚧血淋巴中营养物质的检测 | 第56-58页 |
4.2 结果和分析 | 第58-62页 |
4.2.1 抗生素处理对日本龟蜡蚧血淋巴中葡萄糖的影响 | 第58-59页 |
4.2.2 抗生素处理对日本龟蜡蚧血淋巴中白蛋白的影响 | 第59-60页 |
4.2.3 抗生素处理对日本龟蜡蚧血淋巴中甘油三酯的影响 | 第60-62页 |
4.3 讨论 | 第62-64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