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晶型PA6的可控制备及染色性能的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1.1 聚酰胺纤维的应用和发展 | 第12-15页 |
1.1.1 国外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1.2 国内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2 聚酰胺6的晶体结构 | 第15-20页 |
1.2.1 聚酰胺6的晶体结构的概述 | 第15-17页 |
1.2.2 聚酰胺6的晶体结构的表征 | 第17-19页 |
1.2.3 聚酰胺6的不同晶体的相互转化 | 第19-20页 |
1.3 聚酰胺6纤维的染色 | 第20-26页 |
1.3.1 聚酰胺6纤维的染色机理 | 第20-23页 |
1.3.2 聚酰胺6纤维染色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3-25页 |
1.3.3 聚酰胺6纤维染色性能的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1.4.1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第26-27页 |
1.4.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蒸沉法制备晶型聚酰胺6及其表征 | 第28-38页 |
2.1 引言 | 第2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8-30页 |
2.2.1 原料 | 第28-29页 |
2.2.2 仪器设备 | 第29页 |
2.2.3 蒸沉法制备晶型聚酰胺6 | 第29页 |
2.2.4 晶型聚酰胺6的测试与表征 | 第29-3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0-36页 |
2.3.1 XRD分析 | 第30-32页 |
2.3.2 FTIR分析 | 第32-33页 |
2.3.3 DSC分析 | 第33-35页 |
2.3.4 SEM分析 | 第35-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熔体结晶法制备晶型聚酰胺6及其表征 | 第38-52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8-42页 |
3.2.1 原料 | 第38-39页 |
3.2.2 仪器设备 | 第39页 |
3.2.3 晶型聚酰胺6的制备 | 第39-40页 |
3.2.4 晶型聚酰胺6的测试与表征 | 第40-4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2-50页 |
3.3.1 端氨基含量分析 | 第42-44页 |
3.3.2 相对粘度分析 | 第44-45页 |
3.3.3 可萃取物含量分析 | 第45页 |
3.3.4 XRD分析 | 第45-46页 |
3.3.5 DSC分析 | 第46-48页 |
3.3.6 粒径分析 | 第48-49页 |
3.3.7 形貌分析 | 第49-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聚酰胺6结构对染色行为的影响 | 第52-65页 |
4.1 引言 | 第52-5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3-54页 |
4.2.1 原料 | 第53页 |
4.2.2 设备 | 第53页 |
4.2.3 染色工艺 | 第53-54页 |
4.2.4 染色评价 | 第5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3页 |
4.3.1 染色评价方法的稳定性 | 第54-55页 |
4.3.2 粉末体系的最佳染色工艺的确定 | 第55-58页 |
4.3.3 端氨基含量对染色行为的影响 | 第58-60页 |
4.3.4 晶型结构对染色行为的影响 | 第60-62页 |
4.3.5 粉末表面积对染色行为的影响 | 第62-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五章 聚酰胺6纤维结构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 第65-76页 |
5.1 引言 | 第65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65-69页 |
5.2.1 原料及药品 | 第65-66页 |
5.2.2 设备及仪器 | 第66页 |
5.2.3 测试与表征 | 第66-68页 |
5.2.4 染色工艺 | 第68页 |
5.2.5 染色评价 | 第68-69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69-75页 |
5.3.1 物性分析 | 第69页 |
5.3.2 晶型结构分析 | 第69-74页 |
5.3.3 纤维的截面结构 | 第74-75页 |
5.4 结论 | 第75-7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6.1 结论 | 第76-77页 |
6.2 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附录Ⅰ (英文缩写名称对照表) | 第85-86页 |
附录Ⅱ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