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7-12页 |
(一)诗论的发展是历史的选择 | 第7-8页 |
(二)研究现状及意义 | 第8-12页 |
一、二十世纪30至40年代下:朱光潜与林庚 | 第12-16页 |
(一)朱光潜在时代中的选择:理论家谈诗 | 第12-13页 |
(二)林庚在时代中的选择:诗人谈诗 | 第13-14页 |
(三)朱光潜与林庚交叉的时代背景 | 第14-16页 |
二、朱光潜与林庚的诗论主张 | 第16-21页 |
(一)朱光潜诗论主张及其演变过程 | 第16-17页 |
(二)林庚的诗论主张及其演变过程 | 第17-21页 |
三、朱光潜与林庚诗歌理论的异同 | 第21-42页 |
(一)相同之处:诗歌创作与情感、造型艺术有关 | 第21-26页 |
(二)不同之处:内容与形式的选择、诗境营造、格律掌控 | 第26-42页 |
四、朱光潜与林庚诗歌理论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42-48页 |
(一)朱光潜:新诗中的中西并举 | 第42-44页 |
(二)林庚:古典诗歌的化用与新诗的结合 | 第44-48页 |
五、朱光潜与林庚新诗理论的建构与影响 | 第48-52页 |
(一)对于中国新诗的建构作用 | 第48-50页 |
(二)对中国未来诗歌发展的影响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附录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