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图表清单 | 第9-12页 |
| 注释表 | 第12-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 ·光伏发电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16页 |
| ·全球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 | 第13页 |
|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点 | 第13页 |
| ·国内外光伏产业的现状和趋势 | 第13-16页 |
| ·光伏并网系统结构的发展 | 第16-17页 |
| ·AC-MODULE 的发展和拓扑分析 | 第17-20页 |
| ·AC-MODULE 的发展状况 | 第17页 |
| ·AC-MODULE 的拓扑选择 | 第17-20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0-22页 |
| 第二章 光伏发电系统 | 第22-30页 |
| ·太阳能电池简介 | 第22-23页 |
| ·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概述 | 第23-26页 |
| ·扰动观察法 | 第24-25页 |
| ·扰动观察法仿真分析 | 第25-26页 |
| ·孤岛现象检测技术 | 第26-29页 |
| ·孤岛效应 | 第26-28页 |
| ·软件锁相算法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MPPT 控制器的原理分析与设计 | 第30-43页 |
| ·MPPT 控制器拓扑选择 | 第30-33页 |
| ·平均电流控制技术及仿真 | 第33-35页 |
| ·PPF 主功率电路设计 | 第35-40页 |
| ·输入滤波器设计 | 第35页 |
| ·箝位电容设计 | 第35-36页 |
| ·变压器设计 | 第36-37页 |
| ·开关管的选取 | 第37页 |
| ·整流二极管的选取 | 第37-38页 |
| ·缓冲吸收电路的设计 | 第38-39页 |
| ·输出滤波器的设计 | 第39-40页 |
| ·PPF 控制电路设计 | 第40-42页 |
| ·驱动电路 | 第40-41页 |
| ·输入侧电压采样电路 | 第41-42页 |
| ·中间母线电压采样 | 第42页 |
| ·输入电流采样 | 第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并网逆变器的原理分析与设计 | 第43-56页 |
| ·并网逆变器的拓扑结构 | 第43页 |
| ·正弦脉宽调制技术 | 第43-45页 |
| ·数字控制策略 | 第45-47页 |
| ·PID 控制 | 第45页 |
| ·并网逆变器PID 控制技术 | 第45-47页 |
| ·逆变器主功率电路设计 | 第47-49页 |
| ·逆变开关管选择 | 第47页 |
| ·输出滤波器设计 | 第47-49页 |
| ·逆变器控制电路设计 | 第49-54页 |
| ·驱动电路设计 | 第49-50页 |
| ·采样电路设计 | 第50-53页 |
| ·保护电路设计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五章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56-65页 |
| ·系统要求与总体设计 | 第56-60页 |
| ·TI 公司DSP Piccolo28035 简介 | 第57页 |
| ·系统控制器资源分配 | 第57-59页 |
| ·软件设计 | 第59-60页 |
| ·仿真分析与实验结果 | 第60-64页 |
| ·仿真分析 | 第60-62页 |
| ·实验结果 | 第62-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5-67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65-66页 |
| ·下一步工作设想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