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基于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纳米载药体系的设计及其抗肿瘤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3-47页
    1.1 恶性肿瘤的发病现状及其特征第13-23页
        1.1.1 恶性肿瘤的发病现状第13-15页
        1.1.2 恶性肿瘤简介第15-22页
        1.1.3 肿瘤的多药耐药第22-23页
    1.2 化疗药的研发及市场简介第23-30页
        1.2.1 化疗药的市场简介第23-25页
        1.2.2 化疗药简介第25-30页
    1.3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第30-40页
        1.3.1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概述第30页
        1.3.2 纳米抗肿瘤药物概述第30-35页
        1.3.3 聚氨基酸第35-40页
    1.4 基于纳米载体的联合用药策略第40-45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设计思路第45-47页
第2章 酶敏感四臂聚乙二醇-阿霉素高分子键合药的酶响应性研究第47-55页
    2.1 引言第47-48页
    2.2 实验部分第48-50页
        2.2.1 材料第48页
        2.2.2 仪器第48-49页
        2.2.3 4-armPEG-AlaAlaAsnLeu-DOX的合成及表征第49页
        2.2.4 阿霉素(DOX)的释放第49-50页
        2.2.5 细胞培养第50页
        2.2.6 细胞毒性试验第5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50-54页
        2.3.1 4-armPEG-AlaAlaAsnLeu-DOX的制备研究第50-52页
        2.3.2 4-armPEG-AlaAlaAsnLeu-DOX的酶响应性释放研究第52-53页
        2.3.3 细胞毒性试验第53-54页
    2.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3章 聚氨基酸基高分子-鬼臼毒素键合药在治疗多药耐药肿瘤上的研究第55-73页
    3.1 引言第55-57页
    3.2 实验部分第57-61页
        3.2.1 材料第57页
        3.2.2 测试和表征第57-58页
        3.2.3 鬼臼毒素键合药PLG-g-mPEG-PPT合成及表征第58页
        3.2.4 FI标记的PLG-g-mPEG-PPT的制备第58页
        3.2.5 纳米粒子的载药量和体外释放第58-59页
        3.2.6 细胞培养第59页
        3.2.7 细胞毒性实验第59页
        3.2.8 细胞内吞第59页
        3.2.9 细胞凋亡第59-60页
        3.2.10 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P-糖蛋白的表达第60页
        3.2.11 溶血实验第60页
        3.2.12 动物使用第60-61页
        3.2.13 最大耐受剂量实验(MTD)第61页
        3.2.14 体内抑瘤实验第6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1-72页
        3.3.1 鬼臼毒素键合药PLG-g-mPEG-PPT的制备第61-64页
        3.3.2 PLG-g-mPEG-PPT的自组装第64-65页
        3.3.3 体外药物释放研究第65-66页
        3.3.4 细胞内吞第66页
        3.3.5 P-糖蛋白的表达情况第66-67页
        3.3.6 细胞毒性实验第67-68页
        3.3.7 细胞凋亡第68-69页
        3.3.8 血液相容性评价第69-70页
        3.3.9 最大耐受剂量测定第70-71页
        3.3.10 体内抗肿瘤效果研究第71-72页
    3.4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4章 刺激响应的聚氨基酸基高分子-鬼臼毒素键合药的制备和抗肿瘤研究第73-82页
    4.1 引言第73-74页
    4.2 实验部分第74-76页
        4.2.1 材料第74页
        4.2.2 表征第74页
        4.2.3 mPEG-b-P(ASP-EI)的合成第74页
        4.2.4 P(ASP-SS-PPT)的合成第74-75页
        4.2.5 药物释放研究第75页
        4.2.6 细胞培养第75页
        4.2.7 细胞内吞第75页
        4.2.8 细胞毒性实验第75页
        4.2.9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第75-76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6-81页
        4.3.1 P(ASP-SS-PPT)的合成第76-78页
        4.3.2 P(ASP-SS-PPT)纳米粒子自组装和释放研究第78-79页
        4.3.3 细胞内吞研究第79页
        4.3.4 细胞毒性研究第79-80页
        4.3.5 键合药对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第80-81页
    4.4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5章 基于聚氨基酸基共聚物用于阿霉素和鬼臼毒素联合用药体系的研究第82-96页
    5.1 引言第82-83页
    5.2 实验部分第83-85页
        5.2.1 材料第83页
        5.2.2 表征第83页
        5.2.3 联合用药纳米粒子PLG-PEG-PPT/DOX的制备第83页
        5.2.4 联合用药纳米粒子P(-SS-)PPT/DOX的制备第83页
        5.2.5 药物释放研究第83-84页
        5.2.6 细胞培养第84页
        5.2.7 细胞内吞第84页
        5.2.8 细胞凋亡第84页
        5.2.9 细胞毒性实验第84-85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5-95页
        5.3.1 纳米粒子担载阿霉素第85-86页
        5.3.2 体外释放第86-87页
        5.3.3 细胞内吞研究第87-91页
        5.3.4 细胞凋亡研究第91-92页
        5.3.5 细胞毒性考察第92-95页
    5.4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第96-98页
    6.1 全文总结第96页
    6.2 展望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个人简历第112-113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第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过渡金属基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电催化分解水性能研究
下一篇:Bi基催化剂电催化还原CO2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