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第2章 智能变电站与站域保护理论基础 | 第16-27页 |
2.1 智能变电站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1.1 智能变电站的概念 | 第16-17页 |
2.1.2 智能变电站结构及其功能 | 第17页 |
2.1.3 智能变电站的主要优点 | 第17-19页 |
2.2 站域保护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2.2.1 站域保护的基本概念 | 第19页 |
2.2.2 站域保护的主要功能 | 第19-20页 |
2.2.3 站域保护的系统结构 | 第20-21页 |
2.3 实现站域保护功能的必要性 | 第21-23页 |
2.3.1 传统变电站10kV保护的不足 | 第21-23页 |
2.3.2 智能变电站实现站域保护的技术基础 | 第23页 |
2.4 变电站10kV站域保护功能需求 | 第23-26页 |
2.4.1 实现10kV母差站域保护功能的需求 | 第24-25页 |
2.4.2 实现10kV网络化备自投功能的需求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10kV站域保护技术研究及其建模 | 第27-45页 |
3.1 采用站域保护的智能变电站 | 第27-30页 |
3.1.1 WX智能变电站简介 | 第27-28页 |
3.1.2 10kV接线型式及其运行方式 | 第28-29页 |
3.1.3 10kV站域保护设计相关问题 | 第29-30页 |
3.2 智能变电站10kV母差站域保护 | 第30-36页 |
3.2.1 10kV母差站域保护的设计思路 | 第30-31页 |
3.2.2 电流故障分量相位比较原理 | 第31-34页 |
3.2.3 10kV母差站域保护构成原理 | 第34-36页 |
3.3 10kV网络化备自投功能的原理 | 第36-39页 |
3.3.1 10kV备自投功能设计 | 第36-37页 |
3.3.2 10kV备自投逻辑设计 | 第37-39页 |
3.4 基于IEC 61850的10kV站域保护建模 | 第39-44页 |
3.4.1 IEC 61850模型简述 | 第39页 |
3.4.2 IEC 61850建模原则 | 第39-40页 |
3.4.3 站域保护的建模方法 | 第40-42页 |
3.4.4 10kV母差站域保护建模 | 第42-43页 |
3.4.5 10kV网络化备自投建模 | 第43-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10kV站域保护实现及其可靠性分析 | 第45-57页 |
4.1 10kV站域保护组网方式的实现 | 第45-46页 |
4.1.1 10kV母差站域保护的组网方式 | 第45-46页 |
4.1.2 10kV网络化备自投的组网方式 | 第46页 |
4.2 10kV站域保护功能的实现 | 第46-52页 |
4.2.1 10kV相位比较原理的实现 | 第46-49页 |
4.2.2 10kV母差保护逻辑量与虚端子连接 | 第49-50页 |
4.2.3 10kV备自投逻辑量与虚端子连接 | 第50-52页 |
4.3 站域保护设备及其控制校核 | 第52-54页 |
4.3.1 集中式站域保护设备 | 第52-53页 |
4.3.2 站域保护控制的校核 | 第53-54页 |
4.4 WX变电站站域保护可靠性及效果分析 | 第54-56页 |
4.4.1 WX变电站站域保护可靠性分析 | 第54-55页 |
4.4.2 WX变电站站域保护应用效果分析 | 第55-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5.1 总结 | 第57-58页 |
5.2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