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多馈源雷达天线系统结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论文的背景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圆抛物面天线结构设计基础 | 第15-21页 |
2.1 天线主要电性能参数 | 第15页 |
2.2 圆抛物面天线工作原理 | 第15-17页 |
2.2.1 抛物面几何特性 | 第16页 |
2.2.2 圆抛物面天线的基本参数 | 第16-17页 |
2.3 圆抛物面天线结构设计要点 | 第17-20页 |
2.3.1 天线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 第17-18页 |
2.3.2 天线结构误差对天线电性能的影响 | 第18-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多馈源天线系统结构设计 | 第21-49页 |
3.1 天线系统结构总体方案设计 | 第21-28页 |
3.1.1 主要技术指标要求 | 第21页 |
3.1.2 设备组成 | 第21-22页 |
3.1.3 总体方案设计 | 第22-28页 |
3.2 换馈系统设计 | 第28-34页 |
3.2.1 概述 | 第28页 |
3.2.2 导轨组件设计 | 第28-30页 |
3.2.3 执行机构设计 | 第30-31页 |
3.2.4 整体结构布局及支撑结构设计 | 第31-34页 |
3.2.5 伺服控制方案设计 | 第34页 |
3.3 圆抛物面天线结构设计 | 第34-40页 |
3.3.1 概述 | 第34-35页 |
3.3.2 反射面结构设计 | 第35页 |
3.3.3 天线背架设计 | 第35-38页 |
3.3.4 背架与反射面连接结构设计 | 第38-39页 |
3.3.5 馈源支撑结构设计 | 第39-40页 |
3.4 承载平台结构设计 | 第40-44页 |
3.4.1 概述 | 第40页 |
3.4.2 承载框架 | 第40-43页 |
3.4.3 承载基座 | 第43-44页 |
3.5 天线系统俯仰机构设计 | 第44-47页 |
3.5.1 俯仰机构结构设计 | 第44页 |
3.5.2 俯仰机构运动仿真分析 | 第44-47页 |
3.6 安装与运输设计 | 第47-48页 |
3.6.1 安装架设 | 第47页 |
3.6.2 包装运输 | 第47-4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天线系统结构仿真分析 | 第49-63页 |
4.1 有限元仿真分析基础及应用 | 第49-50页 |
4.1.1 有限元法概述 | 第49页 |
4.1.2 有限元仿真分析流程 | 第49-50页 |
4.1.3 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 | 第50页 |
4.2 载荷分析 | 第50-52页 |
4.2.1 风载荷 | 第51页 |
4.2.2 冰雪载荷 | 第51页 |
4.2.3 重力载荷 | 第51-52页 |
4.3 计算工况 | 第52-53页 |
4.4 天线系统结构有限元建模 | 第53-58页 |
4.4.1 抛物面天线有限元建模 | 第53-56页 |
4.4.2 承载平台有限元建模 | 第56-57页 |
4.4.3 整体结构有限元建模 | 第57-58页 |
4.5 仿真分析结果 | 第58-62页 |
4.5.1 抛物面天线分析结果 | 第58-59页 |
4.5.2 整体结构分析结果 | 第59-61页 |
4.5.3 整体结构模态分析 | 第61-6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馈源定焦调节 | 第63-66页 |
5.1 抛物面天线馈源定焦 | 第63-64页 |
5.2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馈源定焦调节 | 第64-6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6-67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