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三株特境微生物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页
缩略语说明第11-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4页
    1.1 肉盘菌科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概况第12-15页
    1.2 绿僵菌属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概况第15-23页
    1.3 本课题立题依据第23-24页
第二章 地衣内生来源肉盘菌科真菌49-14-2-1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第24-58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肉盘菌科地衣内生真菌49-14-2-1提取物的分离流程第24-29页
    2.3 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解析第29-58页
第三章 地衣内生来源肉盘菌科真菌45-1-8-1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第58-77页
    3.1 肉盘菌科地衣内生真菌45-1-8-1提取物的分离流程第58-60页
    3.2 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解析第60-74页
    3.3 次生代谢产物的生合成途径推测第74-76页
    3.4 体外抗肿瘤生物活性评价第76-77页
第四章 湿地土壤来源绿僵菌属真菌DTH12-10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研究第77-97页
    4.1 引言第77页
    4.2 湿地土壤来源的金龟子绿僵菌DTH12-10提取物的分离流程第77-80页
    4.3 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解析第80-95页
    4.4 次生代谢产物的抗菌活性测试第95-97页
第五章 实验部分第97-110页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97页
    5.2 菌株的鉴定与培养发酵第97-100页
    5.3 新化合物的理化性质第100-105页
    5.4 运用改良的Moshor法确定化合物的绝对构型第105-106页
    5.5 糖水解实验第106页
    5.6 Pd/C催化氢化第106-107页
    5.7 化合物抑制肿瘤细胞株生长活性测试(MTT法)第107-108页
    5.8 化合物生物膜抑制率测试第108-110页
第六章 结果与讨论第110-112页
    6.1 结果第110页
    6.2 讨论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22页
附录第122-123页
致谢第123-124页
新化合物波谱图第124-242页
附件第242-248页

论文共2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参皂苷Rg1抗心肌肥厚动物模型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五参二连颗粒对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