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贷后管理的伦理问题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9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3-14页
        1.1.1 选题背景第13页
        1.1.2 选题意义第13-14页
    1.2 研究综述第14-16页
        1.2.1 国内文献综述第14-15页
        1.2.2 国外文献综述第15-16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7页
        1.3.1 研究思路第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主要内容及架构第17页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第17-19页
第二章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伦理考量第19-27页
    2.1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制度伦理第19-23页
        2.1.1 制度伦理第19页
        2.1.2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伦理第19-21页
        2.1.3 贷款政策演变中的制度伦理日益凸显第21-23页
    2.2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管理伦理第23-27页
        2.2.1 管理伦理第23-24页
        2.2.2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管理伦理第24-27页
第三章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贷后管理的问题及诱因的伦理分析第27-33页
    3.1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贷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27-30页
        3.1.1 贷后管理机制不健全第27-29页
        3.1.2 失信违约现象较严重第29-30页
    3.2 贷后管理呈现问题诱因的伦理分析第30-33页
        3.2.1 从制度伦理角度分析第30-31页
            3.2.1.1 贷后管理的行政法规法律效力不足第30-31页
            3.2.1.2 政策与商业运作之间存在矛盾第31页
        3.2.2 从管理伦理角度分析第31-33页
            3.2.2.1 忽略他律与自律相结合——诚信教育力度不够第31页
            3.2.2.2 忽略硬件和软件管理相结合——信息化建设滞后第31-33页
第四章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贷后管理的伦理构建第33-41页
    4.1 从制度伦理构建——完善贷后管理的制度内容设计第33-35页
        4.1.1 贷款形式的多元化第33页
        4.1.2 还款规则的灵活化第33-34页
        4.1.3 失信惩戒的明确化第34-35页
    4.2 从管理伦理构建——建立健全的贷后管理的伦理安排第35-41页
        4.2.1 确立政府机构在贷后管理主体中的主导地位第35-36页
        4.2.2 规范学校、银行和学生三方角色的权责第36-38页
        4.2.3 完善信息化建设、建立学生信贷档案第38-39页
        4.2.4 发挥高校资助育人功能,促进学生自律第39-41页
第五章 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救助机制建立的伦理评价第41-46页
    5.1 还款救助机制的基本概述第41-42页
    5.2 还款救助机制的操作流程第42-43页
        5.2.1 申请办理第42页
        5.2.2 资格初审与复审第42页
        5.2.3 资金划付第42-43页
    5.3 还款救助机制的伦理性第43-44页
        5.3.1 救助的伦理关怀特性第43页
        5.3.2 明确管理责任主体的权责划分第43-44页
    5.4 还款救助机制的伦理功能第44-46页
        5.4.1 对借款大学生个人的伦理要求和行为约束第44-45页
        5.4.2 对社会道德建设的推进第45-46页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清单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巴胺原位聚合掺杂季铵化聚砜膜的制备与性能
下一篇:氢等离子体制备磷化镍加氢脱氧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