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补强填料在橡胶应用中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炭黑在橡胶应用中的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非炭黑填料补强橡胶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双相填料补强橡胶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海泡石概述 | 第15-16页 |
1.3.1 海泡石的结构及形貌 | 第15页 |
1.3.2 海泡石性质及用途 | 第15-16页 |
1.4 海泡石表面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1 酸活化法 | 第16页 |
1.4.2 离子交换法 | 第16页 |
1.4.3 有机化改性 | 第16-17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案及表征测试方法 | 第20-30页 |
2.1 实验原材料 | 第20-21页 |
2.2 橡胶加工配方 | 第21页 |
2.3 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 | 第21-22页 |
2.4 海泡石的改性工艺 | 第22页 |
2.5 复合橡胶的制备工艺 | 第22页 |
2.5.1 橡胶混炼工艺 | 第22页 |
2.5.2 橡胶硫化工艺 | 第22页 |
2.6 海泡石性能测试 | 第22-24页 |
2.6.1 粒径分布测试 | 第22-23页 |
2.6.2 粉体热重测试 | 第23页 |
2.6.3 粉体红外光谱测试 | 第23页 |
2.6.4 X光电子能谱测试 | 第23页 |
2.6.5 海泡石表面自由能的测试与计算 | 第23-24页 |
2.7 复合橡胶性能测试 | 第24-30页 |
2.7.1 硫化性能测试 | 第24页 |
2.7.2 橡胶力学性能测试 | 第24-25页 |
2.7.3 混炼胶结合胶的测定 | 第25-26页 |
2.7.4 硫化胶交联密度的计算 | 第26页 |
2.7.5 动态性能(DMA)测试 | 第26-27页 |
2.7.6 晶体结构分析 | 第27页 |
2.7.7 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 | 第27-30页 |
第三章 不同硫化体系对复合橡胶的影响 | 第30-36页 |
3.1 硫磺硫化体系对复合橡胶的影响 | 第30-32页 |
3.2 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对复合橡胶性能的影响 | 第32-34页 |
3.2.1 促进剂种类对复合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2 硫磺用量对复合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3 硫磺用量对复合橡胶硫化参数的影响 | 第3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有机改性海泡石对复合橡胶的影响 | 第36-52页 |
4.1 偶联剂种类对复合橡胶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4.2 偶联剂用量对复合橡胶性能的影响 | 第37-39页 |
4.2.1 复合橡胶力学性能的变化 | 第37-38页 |
4.2.2 硫化胶交联密度和混炼胶结合胶含量的变化 | 第38页 |
4.2.3 复合橡胶硫化参数的变化 | 第38-39页 |
4.3 偶联剂改性工艺的研究 | 第39-43页 |
4.3.1 海泡石干法改性与湿法改性性能比较 | 第39-40页 |
4.3.2 酸处理对复合橡胶性能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3 球磨机转速对海泡石性能影响 | 第41-43页 |
4.3.3.1 复合橡胶力学性能的变化 | 第41-42页 |
4.3.3.2 海泡石粒度的变化 | 第42-43页 |
4.4 海泡石有机改性的机理分析 | 第43-51页 |
4.4.1 改性对海泡石表面官能团的影响 | 第43-45页 |
4.4.2 改性对海泡石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45-46页 |
4.4.2.1 偶联改性对海泡石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45页 |
4.4.2.2 盐酸浓度对海泡石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45-46页 |
4.4.3 改性前、后海泡石表面电子结合能的变化 | 第46-48页 |
4.4.4 改性前后热稳定性变化 | 第48-49页 |
4.4.5 偶联剂用量对海泡石表面自由能的影响 | 第49页 |
4.4.6 偶联剂用量对海泡石Zata电位的影响 | 第49-50页 |
4.4.7 改性前后海泡石微观形貌变化 | 第50-5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海泡石/炭黑双相填料对复合橡胶性能的影响 | 第52-70页 |
5.1 海泡石/炭黑填量比例对复合橡胶性能的影响 | 第52-54页 |
5.1.1 复合橡胶力学性能的变化 | 第52-53页 |
5.1.2 复合橡胶硫化性能的变化 | 第53-54页 |
5.2 海泡石/炭黑总量对复合橡胶的影响 | 第54-56页 |
5.2.1 复合橡胶力学性能的变化 | 第54-55页 |
5.2.2 复合橡胶硫化性能的变化 | 第55-56页 |
5.3 海泡石/炭黑双相填料研磨时间对复合橡胶的影响 | 第56-57页 |
5.4 海泡石/炭黑添加顺序对复合橡胶的影响 | 第57页 |
5.5 双填料体系对复合橡胶的补强机理研究 | 第57-68页 |
5.5.1 复合橡胶填料分散与网络化结构 | 第57-60页 |
5.5.2 复合橡胶动态性能 | 第60-62页 |
5.5.3 复合橡胶分子运动活化能计算 | 第62-63页 |
5.5.4 复合橡胶硫化前后XRD分析 | 第63-64页 |
5.5.5 微观形貌对比 | 第64-67页 |
5.5.5.1 研磨时间对海泡石/炭黑微观形貌的影响 | 第64-65页 |
5.5.5.2 海泡石/炭黑双相填料补强复合橡胶的SEM分析 | 第65-67页 |
5.5.6 双相填料补强EPDM的机理模型 | 第67-6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