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粉末混凝土高温爆裂性能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1.1 混凝土的发展 | 第8页 |
1.1.2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特点 | 第8-9页 |
1.1.3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存在问题 | 第11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试验概况 | 第12-25页 |
2.1 试件设计 | 第12-19页 |
2.1.1 原材料 | 第12-14页 |
2.1.2 配合比 | 第14页 |
2.1.3 试件制备 | 第14-16页 |
2.1.4 试验设备 | 第16-19页 |
2.2 高温爆裂试验 | 第19-23页 |
2.2.1 试验参数设定 | 第19-21页 |
2.2.2 试验恒温时间确定 | 第21-22页 |
2.2.3 试验过程 | 第22-23页 |
2.3 高温后残余力学性能试验 | 第23页 |
2.4 扫描电镜试验 | 第23-25页 |
2.4.1 试验设计 | 第23-24页 |
2.4.2 电镜试验设备 | 第24页 |
2.4.3 取样与处理 | 第24-25页 |
第三章 RPC高温爆裂性能 | 第25-39页 |
3.1 高温爆裂试验结果 | 第25-35页 |
3.1.1 升温速率对爆裂影响 | 第25-27页 |
3.1.2 含水率对爆裂影响 | 第27-29页 |
3.1.3 试件尺寸对爆裂影响 | 第29-30页 |
3.1.4 单掺纤维对爆裂影响 | 第30-33页 |
3.1.5 混掺纤维对爆裂影响 | 第33-35页 |
3.2 RPC高温爆裂规律及抑制措施 | 第35页 |
3.3 钢纤维增强混凝土高温防爆上包线 | 第35-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高温后RPC残余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分析 | 第39-55页 |
4.1 高温试验质量损失 | 第39-41页 |
4.2 高温试验强度损失 | 第41-48页 |
4.2.1 升温速率对强度损失的影响 | 第42-43页 |
4.2.2 单掺纤维对强度损失的影响 | 第43-46页 |
4.2.3 混掺纤维对强度损失的影响 | 第46-48页 |
4.3 RPC微观结构分析 | 第48-52页 |
4.3.1 RPC基体微观结构 | 第49页 |
4.3.2 钢纤维表面微观结构 | 第49-50页 |
4.3.3 钢纤维与RPC基体接触面微观结构 | 第50-51页 |
4.3.4 聚丙烯纤维RPC微观结构 | 第51-52页 |
4.4 RPC高温爆裂机理分析 | 第52-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5-57页 |
5.1 本论文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55-56页 |
5.2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