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轻质混凝土论文

活性粉末混凝土高温爆裂性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2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9页
        1.1.1 混凝土的发展第8页
        1.1.2 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特点第8-9页
        1.1.3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9页
    1.2 研究现状第9-11页
    1.3 存在问题第11页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1-12页
第二章 试验概况第12-25页
    2.1 试件设计第12-19页
        2.1.1 原材料第12-14页
        2.1.2 配合比第14页
        2.1.3 试件制备第14-16页
        2.1.4 试验设备第16-19页
    2.2 高温爆裂试验第19-23页
        2.2.1 试验参数设定第19-21页
        2.2.2 试验恒温时间确定第21-22页
        2.2.3 试验过程第22-23页
    2.3 高温后残余力学性能试验第23页
    2.4 扫描电镜试验第23-25页
        2.4.1 试验设计第23-24页
        2.4.2 电镜试验设备第24页
        2.4.3 取样与处理第24-25页
第三章 RPC高温爆裂性能第25-39页
    3.1 高温爆裂试验结果第25-35页
        3.1.1 升温速率对爆裂影响第25-27页
        3.1.2 含水率对爆裂影响第27-29页
        3.1.3 试件尺寸对爆裂影响第29-30页
        3.1.4 单掺纤维对爆裂影响第30-33页
        3.1.5 混掺纤维对爆裂影响第33-35页
    3.2 RPC高温爆裂规律及抑制措施第35页
    3.3 钢纤维增强混凝土高温防爆上包线第35-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高温后RPC残余力学性能与微观结构分析第39-55页
    4.1 高温试验质量损失第39-41页
    4.2 高温试验强度损失第41-48页
        4.2.1 升温速率对强度损失的影响第42-43页
        4.2.2 单掺纤维对强度损失的影响第43-46页
        4.2.3 混掺纤维对强度损失的影响第46-48页
    4.3 RPC微观结构分析第48-52页
        4.3.1 RPC基体微观结构第49页
        4.3.2 钢纤维表面微观结构第49-50页
        4.3.3 钢纤维与RPC基体接触面微观结构第50-51页
        4.3.4 聚丙烯纤维RPC微观结构第51-52页
    4.4 RPC高温爆裂机理分析第52-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结论第55-57页
    5.1 本论文主要工作与结论第55-56页
    5.2 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致谢第61-62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津滨海火车站站房大跨度网架结构健康监测研究
下一篇:基于实地调查与空间句法分析的保定竞秀公园空间要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