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0-11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2.1 密文去重 | 第16-19页 |
1.2.2 密文转换 | 第19-21页 |
1.3 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基础知识 | 第22-26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22页 |
2.2 困难性问题假设 | 第22-23页 |
2.3 可证明安全理论 | 第23-25页 |
2.3.1 核心思想 | 第23-24页 |
2.3.2 公钥加密系统的安全模型 | 第24-25页 |
2.3.3 公钥加密方案的设计模式 | 第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在线和离线情况下密文数据的重复性删除方案 | 第26-40页 |
3.1 方案背景 | 第26-27页 |
3.2 方案框架 | 第27-30页 |
3.2.1 安全模型 | 第28-29页 |
3.2.2 设计目标 | 第29-30页 |
3.3 具体方案 | 第30-33页 |
3.3.1 设计思路 | 第30-31页 |
3.3.2 方案描述 | 第31-33页 |
3.4 安全性分析 | 第33-38页 |
3.4.1 特殊的短哈希 | 第33页 |
3.4.2 随机阈值 | 第33页 |
3.4.3 文件速率限制策略 | 第33-34页 |
3.4.4 安全性证明 | 第34-38页 |
3.5 性能分析 | 第38-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一种改进的抗共谋的基于身份的代理重加密方案 | 第40-52页 |
4.1 方案背景 | 第40页 |
4.2 方案框架 | 第40-43页 |
4.2.1 系统模型 | 第40-41页 |
4.2.2 形式化定义 | 第41-42页 |
4.2.3 安全模型 | 第42-43页 |
4.3 具体方案 | 第43-48页 |
4.3.1 Qiu等人的方案的安全分析 | 第43-46页 |
4.3.2 改进的方案 | 第46-48页 |
4.4 安全性分析 | 第48-50页 |
4.4.1 改进方案的抗合谋攻击的安全性分析 | 第48页 |
4.4.2 安全性证明 | 第48-50页 |
4.5 性能分析 | 第50-5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