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工艺美术论文--各国工艺美术论文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德国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9页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时代背景第7页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7页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第7-9页
第一章 “世界最美的书”比赛概述第9-14页
    第一节 莱比锡书展的源起第9-10页
    第二节 “世界最美的书”比赛的发展背景第10-11页
    第三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世界最美的书”比赛的参选条件与评选标准第11-12页
        一、参选条件第11页
        二、评选标准第11-12页
    第四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世界最美的书”与各国最美的书比赛的评选过程第12-13页
        一、“世界最美的书”评选过程第12页
        二、各国“最美的书”评选过程第12-13页
            1.“奥地利最美的书”评选过程第13页
            2.“荷兰最美的书”评选过程第13页
    本章小结第13-14页
第二章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世界最美的书”的设计特征第14-24页
    第一节 封面设计的简约性第14-16页
        一、以文字为主的设计形式第14-15页
        二、以图片为主的设计形式第15页
        三、以图形为主的设计形式第15-16页
        四、以图画为主的设计形式第16页
    第二节 纸张材料的感官性第16-18页
        一、视觉感第16-17页
        二、触感第17-18页
        三、体感第18页
    第三节 装订形式的多元性第18-21页
        一、常规装订方式第19页
        二、特殊装订方式第19-21页
    第四节 图表设计的多样性第21-23页
        一、列举类图表第21-22页
        二、示意类图表第22页
        三、非数据地图第22-23页
            1.说明位置型地图第22页
            2.解释型地图第22-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世界最美的书”的设计表达第24-37页
    第一节 多方面的主题选择第24-29页
        一、社会热点事件第25-26页
        二、环境问题第26-27页
            1.生态环境第26页
            2.社会环境第26-27页
        三、教科书第27-28页
            1.习题册第27页
            2.字典词典类用书第27-28页
        四、生活话题第28页
        五、艺术作品第28-29页
    第二节 多文化的相互影响第29-31页
        一、多文化背景下的交流合作第29-30页
            1.设计师与作者的交流合作第29-30页
            2.设计师与印刷公司的交流合作第30页
        二、多文化背景下的书籍出版第30-31页
        三、多文化背景下的主题来源第31页
    第三节 多角度的内容叙述第31-33页
    第四节 互动式的形象表达第33-35页
        一、内容互动第34-35页
            1.文字互动第34-35页
            2.影像互动第35页
        二、形式互动第35页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四章 “世界最美的书”对中国书籍设计的影响与启示第37-45页
    第一节 对“中国最美的书”的影响第37-38页
    第二节 对国内书籍设计的影响与启示第38-40页
        一、对书籍观念的转变第38页
        二、设计师角色的转变第38-39页
        三、重视学生对书籍实践的了解第39页
        四、重视书籍存在的意义第39-40页
    第三节 我的毕业设计——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合集第40-44页
        一、图表设计第40-43页
        二、页面展示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结语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一、专著类第47页
    二、期刊类第47页
    三、外文类第47-48页
    四、网站类第48-49页
附录第4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国时期教科书设计探究
下一篇:中国当代插图艺术风格研究语法演绎与多元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