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用牡丹主要相关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致谢 | 第4-8页 |
摘要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1.1 牡丹的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1.1.1 牡丹资源概况 | 第9页 |
1.1.2 牡丹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9-10页 |
1.2 油用牡丹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2.1 油用牡丹种质资源研究 | 第10页 |
1.2.2 油用牡丹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1.2.2.1 油用牡丹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2.2.2 牡丹籽油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3 SSR标记的开发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1.3.1 SSR标记的开发方法及特点 | 第12页 |
1.3.2 SSR标记在牡丹研究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1.4 关联分析 | 第13-16页 |
1.4.1 关联分析的原理 | 第13页 |
1.4.2 关联分析的基本方法 | 第13-14页 |
1.4.3 关联分析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4.3.1 在作物中的研究进展 | 第14页 |
1.4.3.2 在林木中的研究进展 | 第14页 |
1.4.3.3 在观赏植物中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2 引言 | 第16-17页 |
3 油用牡丹SSR标记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17-28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17-19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17-18页 |
3.1.2 DNA的提取与检测 | 第18页 |
3.1.2.1 DNA提取 | 第18页 |
3.1.2.2 DNA检测 | 第18页 |
3.1.3 SSR反应体系 | 第18-19页 |
3.1.3.1 引物的合成 | 第18-19页 |
3.1.3.2 PCR反应体系 | 第19页 |
3.1.3.3 PCR产物的检测 | 第19页 |
3.1.3.4 荧光PCR产物的检测 | 第19页 |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19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19-25页 |
3.2.1 DNA的检测 | 第19-20页 |
3.2.2 SSR引物的筛选 | 第20-21页 |
3.2.3 不同SSR位点牡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 第21-23页 |
3.2.4 聚类分析 | 第23-25页 |
3.3 讨论与结论 | 第25-28页 |
3.3.1 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5-26页 |
3.3.2 牡丹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6-28页 |
4 油用牡丹表型性状与SSR标记的关联分析 | 第28-42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0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28页 |
4.1.2 表型数据的选取与测量 | 第28-29页 |
4.1.3 表型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9页 |
4.1.4 主成分分析 | 第29-30页 |
4.1.5 群体结构分析 | 第30页 |
4.1.6 性状关联分析 | 第30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9页 |
4.2.1 表型性状的变异分析 | 第30-31页 |
4.2.2 表型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第31-33页 |
4.2.3 主成分分析 | 第33-35页 |
4.2.4 群体结构分析 | 第35-37页 |
4.2.5 SSR位点与表型性状的关联分析 | 第37-39页 |
4.3 讨论与结论 | 第39-42页 |
4.3.1 油用牡丹的表型多样性 | 第39-40页 |
4.3.2 表型性状与SSR位点的关联分析 | 第40-42页 |
5 本研究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50页 |
Abstract | 第50-51页 |